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四川金堂崖墓考古清理出近30座成汉时期墓葬 四川金堂崖墓考古清理出近30座成汉时期墓葬

近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十里村崖墓考古项目清理的50余座两晋崖墓中,有近30座可确认为成汉时期墓葬。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成都为统治中心、神秘而短暂的成汉政权揭开面纱。 项目领队龚扬民介绍,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

西安发现国内首片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 吉林长白山核心地区首次发现石磬 为长白山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江西吉州窑茅庵岭窑址考古收获丰硕 湖南泸溪下湾考古发掘收获与认识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现莫斯特遗存 四川新发现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存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重大考古收获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重大考古收获

遗址发掘区域全景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是新发现的一处极为重要的瓷器仓储遗存遗址。经过2016年初至2017年底近两年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工作,遗址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出土以龙泉青瓷为主的遗物150余吨。遗址是江南地区元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太仓历史上参与海上丝......

司母辛 武父乙 ――郑振香先生访谈录 司母辛 武父乙 ――郑振香先生访谈录

郑振香,女,1929年生,籍贯河北省东光县。1950195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54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助教。1955年攻读研究生,师从尹达先生学习商周考古。1959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1959年任考古所洛阳队队长,参加洛阳王湾遗址发掘。19......

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访谈 李学勤: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 心中有灯,脚下有路――杜金鹏老师访谈 身体力行在考古的田野中 --“考古人生”之水涛先生专访 林向:多维视野下的巴蜀考古研究 人物访谈--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先生
黄岩宋墓出土文物系列解读完结篇:从开创儒风的袍衫到修五洞桥 黄岩宋墓出土文物系列解读完结篇:从开创儒风的袍衫到修五洞桥

赵伯随身穿着入殓的衣服除了最外面的官服,其余的多为衫服和窄服,是平时所穿的燕居之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这件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特点的官服,是所有......

玛雅文明的大地之龟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的“太极阴阳”纹彩绘陶盆 隋唐《佛僧经行图》碑刻 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题字看“海昏”的寓意 为西域研究贡献中国智慧――王炳华新疆考古寻踪 从文物看唐代女性装束特点
甘肃汉简是历史文献的重要补充――访考古学家张俊民 甘肃汉简是历史文献的重要补充――访考古学家张俊民

张俊民 1965年出生,河南兰考县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主任、研究馆员。1986年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秦汉简牍尤其是甘肃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悬泉汉简的发掘、释文与整理、金关汉简释文校订、......

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唐代,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出土。现藏镇江博物馆。高34.2厘米。通体银质,花纹鎏金。龟座刻画逼真,银龟昂首曲尾,作匍匐之态,四足着地以支撑整件器物。银龟背部隆起,阴刻有龟裂纹,龟背之上有双层莲花座,上承圆柱形筹筒。以龟为座,背负一有......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云想衣裳系列 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上)――云想衣裳系列 皮胎犀皮漆鎏金铜耳杯(2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汉代妇女发式――云想衣裳系列 刺绣佛像供养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识文彩绘顶长方形漆奁――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识文彩绘顶长方形漆奁――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西汉,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高21厘米,长48.5厘米,宽25.5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顶式长方形,木胎,奁身满布凸起的云气纹作装饰,其作法是先以白色沥粉勾出高起的线条轮廓,再用朱、绿、黄三色漆勾填出色彩灿烂的云气纹,其髹饰手法和风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