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皮胎犀皮漆鎏金铜耳杯(2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皮胎犀皮漆鎏金铜耳杯(2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5
0
  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2.4厘米,长9.6厘米,宽5.6厘米。耳杯又称羽觞,是中国古代的饮酒器。该对耳杯为皮胎,平底。耳杯口沿均镶鎏金铜。耳杯正面髹黑漆,花纹并不显著。背面纹饰以黑、红、黄三色相间,表面光滑,花纹自由流畅,匀称而富有变化,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皮胎犀皮漆鎏金铜耳杯
 
  据鉴定,此器身属“黑面红中黄地片云斑犀皮”技法。犀皮漆器,是利用颜色和层次的变化,来达到仿佛是行云流水的自然景色,它与人工设色的图案或描绘的物象截然不同。明人黄成《髹饰录》称“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又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两件耳杯的髹漆工艺技法与上述黄氏所说十分吻合,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犀皮漆器实物。过去依据晚唐人赵最早讲到犀皮而认为犀皮可能始于唐代,朱然墓中此对犀皮耳杯的发现,比已知最早的有关文献记载要早六百多年,比已知最早的犀皮实物早一千三百多年,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徐文杰:《三国时期朱然墓漆器艺术探析》,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皮胎犀皮漆鎏金铜耳杯(2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