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战时中国

精选文章

  • 敢于“刺刀见红”才是过硬部队——我军刺杀技术的发展与传承 敢于“刺刀见红”才是过硬部队——我军刺杀技术的发展与传承

    ▲八路军晋察冀部队战士装备护具练习刺杀。▲刺刀见红连奖旗。刺刀又称枪刺,是装于单兵长管枪械(如步枪、冲锋枪)前端的刺杀兵器,用于白刃格斗,也可作为战斗作业的辅助工具。刺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构成,按形状分为片形(刀形或剑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两种。按与枪管连接方式,早期的刺刀为插入式和套装式两种,现代刺刀则分为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

  • 雏鹰摇篮——记抗战时期创建于灌县的空军幼年学校 雏鹰摇篮——记抗战时期创建于灌县的空军幼年学校

    70多年前,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中国半壁河山尽沦敌手,华夏大地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生死关头,一群初更世事的少年应时而起,誓为国之干城。他们毅然叩别父母,摩肩接踵来到远离家园的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蒲阳河畔,接受为学习飞行做准备的基础训练。他们的誓言是:练就铁臂,装上铁翼,飞上蓝天,与日...

  • 秘密大营救:“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秘密大营救:“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2年1月9日,一场秘密大营救,在香港铜锣湾避风塘码头悄然进行。黄昏时分,身着老百姓便装、打扮成难民模样的茅盾、叶以群等人,成功避开日军岗哨和检查站,登上停泊在避风塘的驳船。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讲解员在讲述文化名人撤离场景。凌晨,日军开始换岗。在东江纵队交通员引领下,他们改乘到3只带有草篷的疍家艇上。小艇飞快冲过海峡,到...

  • 揭秘“皇姑屯事件”:始末、动机与余波 揭秘“皇姑屯事件”:始末、动机与余波

    张作霖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以阴谋手段,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企图乘乱全面夺取中国东北地区。1948年11月4日,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书,依据皇姑屯事件,将1928年1月1日确定为对日本战犯起诉的起始日。爆炸现场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1928年春夏时节,中国政局发生急剧的变化:南京的国民...

  •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标志究竟是什么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标志究竟是什么

    图为《申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的方针从中调解,由于张学良、杨虎城及东北军、西北军两军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也由于蒋介石政治态度的转变,到1937年二二事件后中央军于2月8日和平进入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得到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

  • 外国记者与中国抗战【上】 外国记者与中国抗战【上】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冈瑟·斯坦因沃尔特·博斯哈德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汉斯·希伯1938年8月,博斯哈德拍摄八路军女战士资料图片《史沫特莱文集》,1985年9月出版资料图片《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资料图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认识了怀抱崇高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

  •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人是怎样抵制日货的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人是怎样抵制日货的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的排外运动主要是针对英国,但济南事变后,日本就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公敌,抗议的头号对象,抵制日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风起云涌,给日本在华公私机构与日侨带来极大的困扰。与此同时,抵制日货运动的背后,还有着英美等国答应中国改订关税条约要求的这一背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指示各地党部切实指导各种民...

  • 抗战时期束鹿县(辛集市)的抗日武装及人物 抗战时期束鹿县(辛集市)的抗日武装及人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北京天津相继沦陷,十月初日军前部已离辛集近在咫尺,国民党败军纷纷南逃。在束鹿县城【今辛集市新城】县衙门口。国民党最后一任县长姚龄九正收拾家当准备逃跑。此时县议长范捷三【本县黑旗营村人】拦住他说;你不能走,你走了丢下这些老百姓,日本人来了。可怎摸办。姚龄九说:前线几十万国军都挡不住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