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郑振香,女,1929年生,籍贯河北省东光县。1950195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54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助教。1955年攻读研究生,师从尹达先生学习商周考古。1959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1959年任考古所洛阳队队长,参加洛阳王湾遗址发掘。19...
记者:您从山东大学考古系毕业之后的十多年间一直在二里头遗址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这对于一个学者而言一定是非常珍贵的经历,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段工作对您学术生涯的影响吗? 杜金鹏老师:1982年至1995年,我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工作。 我大学毕业来...
王睿:朱老师,您好。您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用现在的划分标准,属于60后,您觉得60后这代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对于您从事考古事业有什么优势? 朱老师:首先要谢谢你的访谈。和你们青年学者思维新颖、具有一定的个性比较...
记者:从一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返城的货场装卸工人再到卫生学校的专业教师,您的经历可谓坎坷多变,现在回想起来您的这些特殊经历对您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有那些影响? 朱泓先生:说起来,我的经历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和你们这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学生比起...
著名考古学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向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钟永新 摄 嘉宾介绍:林向,1932年9月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62年四川大学考古学研究生毕业,师承冯汉骥先生。1965~1991年任四川大学历史系...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中国考古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王巍:考古学是一门科学。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然科学是需要一系列的公式和定理,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证明或发现一个新的元素、新的定理或公式。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和其...
考古专家吁城镇化须注重大遗址文保 “目前大遗址保护、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缺乏对大遗址状况的全面了解”、“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科院考...
问:韩老师您好,您上大学之前曾经在家乡的学校任教两年,那么您当时为什么要考大学并且选择了北大的考古专业呢? 上北大之前,我读的是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它的前身是南安书院,很有文化底蕴。1982年,我14岁初中毕业后考上陇西师范。师范在当时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