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战精神进行过高度概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战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体现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抗战精神有助于理想信念的坚守,有助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重主体之间关系的价值认知,有助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石。
抗战精神是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的历史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是基于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深刻反思。“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历史给予中国人民的沉痛历史教训。从追求民族独立到实现国家富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对抗战精神的历史传承,又有其现实指向性。在新时代,弘扬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激发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历史佐证与精神支撑。
抗战精神是涵养社会层面价值的思想资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根植于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价值追求。对国家与民族而言,自由即为国家独立自主、民族平等交往。抗战的胜利使中国以独立自由之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当今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回溯抗战历史,就是要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使人民深刻理解感悟自由与平等的可贵,体察公平与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抗战精神是涵养个体层面价值的最高表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涵养于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价值诠释。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人民以崇高的道德责任与道德行为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出了最高层次的价值诠释。在十四年抗战历史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起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彰显了爱国主义的力量。在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将其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价值的精神载体,引导人民对国家、社会、他人所持态度与应尽职责的深层思考,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并赢得最后胜利的宝贵财富,而且重铸了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抗战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成果。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谋求革命而实现自强,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将中华民族推向了苦难的深渊。抗战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敢于直面现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爱国情怀、必胜信念和坚强意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拓展、不断深化而形成的一座民族精神的历史高峰。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空前觉醒和高度升华。毛泽东评价:“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抗战精神所集中体现的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和空前的民族团结是中国人民能够长期坚持抗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
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之一,已成为中华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象征。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不断激发和强化民族精神,充实和提升其时代内涵,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