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侵华战争是15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15年,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本侵华就遭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反抗,当时虽然有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但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和东北人民以国家民族为重,奋起反抗,让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每侵占中国一块土地,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如果计算抗日战争时间,以月计算,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是168个月,是14周年,而按年计算则应该是15年。所以,不能以“14年”来代替“14周年”的概念。且众多日本历史学者也称“日中战争”15年,而我们却称抗战14年,这样的国际间差异,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历史史实上,都是既不严肃也不科学的。
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军民就开始了英勇的抗日斗争。据当时镇守北大营、指挥打响了抗战第一枪的东北军第七旅参谋长赵镇藩回忆:“‘九一八’晚10点20分左右,忽闻轰然一声巨响,震动沈阳全城(系指日寇蓄意制造的柳条湖铁路事件)。不到5分钟,日本设在南满站大和旅馆的炮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我北大营开始进逼——当时因为王以哲旅长不在军中,我除一面立即下令全军进入预定的阵地外,一面用电话直接向东北边防军总参谋长荣臻报告。他命令我说,‘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我说,‘把枪入到库房里,恐怕不容易办到吧’。我觉得荣臻难以理喻,就挂上电话,命令各单位仍按原定计划准备迎击敌人。”
从当事人的回忆中,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从1931年9月18日晚开始,处在日寇最先进攻目标的沈阳北大营官兵就已“全军进入阵地”,并准备迎击敌人。由于第七旅官兵的抵抗,使日军不敢冒进。当时,日军每隔5分钟用炮火猛烈攻击北大营一次,用以恫吓抗战官兵。轰轰隆隆的炮声和噼噼啪啪的枪声不断,直到深夜2时许,日军得到增援后,勉强迫近北大营四周的铁丝网,从南面突入营区。于是,中国官兵与日寇展开激战,一直战斗到下半夜3时许。后来,第七旅官兵组织突围撤退。晨5时30分,日军才攻占了北大营。
日军在进攻北大营的同时,也调兵进攻了沈阳城和东大营,同样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直到19日拂晓,日军才攻入沈阳城西角豁口,一面用机枪扫射,一面抢占各个重要机关,捣毁许多公安分驻所,抗击日寇的中国警察伤亡近500人,沈阳陷落。由此可见,从9月18日晚10时20分至19日拂晓沈阳城陷落,在这七八个小时的军事争夺中,激战不断。
此后,长春、黑龙江又相继被日军攻占。从12月21日起,日军开始进犯锦州这一军事要地,中国将士奋勇抗敌,昼夜激战,锦州于1932年1月3日陷落。接着,日军又向哈尔滨逼进,31日在双城堡遭到中国军队迎头痛击。日军只好又从齐齐哈尔、长春两面调集大军,以飞机、坦克、装甲车配合,步步进逼哈尔滨,经过血战,哈尔滨于2月5日失陷。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32年2月5日哈尔滨失陷,在这近5个月中,日本侵略者虽然相继占领了沈阳、长春、齐齐哈尔、锦州、哈尔滨等地,东北大好河山落入敌手,但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反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共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坚持斗争
在东北军民全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同时,遍布全国的救亡运动也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无论是各地学生,还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在大敌当前之际,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并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全民总动员收复失地”。
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的。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三省发表了宣言。21日,中共满洲省委通过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满洲和目前党的任务》的决议,号召人民群众和军队起来抗日救国,组织民众政府,自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22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决议,提出武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当时,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派出许多优秀干部、学生、工人到各地宣传抗日。一时间,东北大地上各种抗日武装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游击队、义勇军、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从城市到乡村,燃起熊熊的抗日烽火。
1933年夏,由于敌人残酷地“扫荡”,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自卫军相继失败,蓬勃的抗日运动进入低潮。就在此时,中共满洲省委直接派出杨靖宇、赵尚志、张寿篯(李兆麟)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组织游击队继续与敌进行顽强斗争。东北人民和各抗日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在东北欣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新高潮。
虽然1938年至1939年敌人调集日军70万、伪军30万,对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进行了“大讨伐”,致使东北抗日联军遭受重大损失。但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5年中从未停息过。
“十五年”抗战是历史事实
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编印的《九一八战争》一书,收录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资料,其中,由张效林翻译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明确指出,日本侵华时限是从1931年至1945年的15年。
此外,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组织编写的《太平洋战争史》中也明确指出:“日本是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至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侵华战争十五年。”另一个日本史学家藤原彰在他撰写的《日本近代史》中也称“日中战争”15年。还有一个日本学者市川幸雄撰写的回忆录《悲惨之战——日中十五年战争回忆录》也是称“十五年”。
而且,在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于1940年创作的《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一朝》歌曲中,号召抗日将士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最后五分钟”,把长达10年之久的抗战伟业进行到底。赵尚志等抗日将士的计算方法,也是从1931年至1940年称为“十年”而不是9年。所以,按年计算从1931年至1945年应该是15年。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出在我们很多人是按月计算出的14周年,但并没有以“周年”来称呼,而是简单地以“14年”代替了“14周年”这一概念。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抗日战争是15年,而不是14年,这绝不是一件可以忽视的小事情,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15日 总第4036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