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3期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
给四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造成
的财产损失情况研究
权芳敏
1937—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国民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的最主要空袭目标。据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潘洵介绍,为彻底“摧毁中国抗战意志”,日军下令对重庆实行大范围轰炸。1938年12月2日,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代表天皇向侵华日军传达天皇敕令“大陆令第241号”,宣布实行“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此后,日机携带炸弹、燃烧弹,采取“高密度”“无限制”轰炸,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长期的无差别轰炸。从1938年10月到1941年8月,就有3585架次日机分84次对重庆地区进行空袭,给重庆人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本文以四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机构在1939—1941年3年间被日机轰炸受损为例,研究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造成财产损失情况。
集资设厂
四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宁芷邨,1895年8月24日生于四川嘉定府犍为县清水溪。1919年考入北京政法专门学校,即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读书期间,宁芷邨与考入南开大学的四川广安人胡仲实、胡叔潜两兄弟结识,并成为好朋友(胡氏兄弟后来创建华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毕业后参军,凭借军中势力,亦官亦商创办工商企业20多个,获利颇丰。1934年,宁芷邨与回川发展的胡仲实等人共同创办华西兴业公司。在经营华西兴业公司的同时,宁芷邨等人敏锐地察觉到,战争需要基建材料,战争结束后进行基本建设也需要基建材料。于是,他们决定投资兴建水泥制造企业,为此,宁芷邨亲自到京津沪进行考察,了解水泥制作技术和所需生产设备情况,并得到华商水泥公司刘鸿生的技术援助。考察归来,宁芷邨就向华西兴业各位董事进行汇报,在董事们支持下,开始筹建水泥公司。
水泥制造厂投产后,陆续提供了很多优质水泥用于各种军事工程、特种工程、交通工程、建设工程,为抗日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如:为迁移重庆的华北华中兵工厂供应水泥15万多桶,使各兵工厂得以迅速建厂;为湘鄂沿江防御工事生产水泥3万多桶,阻止了日军进攻的步伐,迫使日军舍弃鄂湘西捷径,绕道桂滇;为修建美国援助的飞机跑道,提供水泥8万多桶,水泥跑道解决了松软土地容易失事的问题,保障了飞机的安全起飞和着陆,保全了抗战中有限的飞机和与日军争夺制空权的力量。此外,供应滇湎铁路、叙昆铁路、宝天铁路、陇海铁路、成渝铁路、綦江铁路等工程水泥约25万多桶;西南铁路、川滇公路、川陕公路、汉渝公路、西北公路等工程水泥15万多桶;为发电厂、纱厂等工厂建设提供水泥24万多桶;为美军建设在华指挥部提供水泥2万多桶。
四川水泥公司,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半个中国遭受日军铁蹄蹂躏之际,在西南地区成立的唯一的水泥制造企业,是在抗战最需要物资支援的关键时刻在大后方诞生。其在国防、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在战争中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该公司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派日军飞机轰炸四川水泥公司及下属机构,给该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939年轰炸受损情况
1939年5月3日上午9点,36架日军飞机携带750公斤炸药,对重庆进行轰炸。这次轰炸,造成673人死亡,350人受伤。重庆朝天门附近街道被炸成一片废墟,新丰街、西四街一带中弹后起火,火势凶猛,造成大量房屋被毁。
水泥制造厂等处遭到7发炮弹轰炸,损失较大。第一发炮弹落在水泥制造厂附近的观音滩上,此处人烟稀少,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第二发炮弹落于化验室东北坎边,爆炸激起的石块打沉江边停泊的3只小船,造成3死21伤。第三发炮弹落在变压机室旁边,炸塌水泥制造厂厂房西面墙壁,炸倒厂区高压线,电力中断;水泥库下面的原料及栈务两组办公室玻璃因爆炸震动破碎。第四发炮弹落于中华制革厂后面,没有人员、财产损失。第五发炮弹落于运输组办公地点附近,没有爆炸。第六发炮弹落于制桶厂外边,将附近坎上的房屋玻璃震毁。第七发炮弹落于制桶厂下面河坝处,炸毁竹棚两间。在日机轰炸时,职工杨达三因公驾驶汽船正在江中行驶,见日机轰炸,本想将汽船开到安全处躲避,不料被炸弹激起的水浪掀入江中,多次寻找未见踪迹。较为严重的是日机轰炸,造成全厂电力中断,运行的机器被迫停转,水泥生料因停电凝固在窑里,结成大块,无法继续生产。而清除水泥块,容易损害旋窑垫层,缩短设备寿命,影响水泥产量。此外,因轰炸造成水泥生产、水泥包装、制桶工作停工,电话线路中断,工厂成为孤岛,无法向外界求援,外面也得不到水泥制造厂消息,受损设备无法抢修,整个生产陷入瘫痪状态。
为躲避空袭,四川水泥公司挖掘了2个防空洞,但仍不能满足工人躲避空袭需求。为此,1939年7月19日,运输组主任李建勋上书总经理、协理要求利用岩石缝隙,再挖掘一个防空洞,争取让工人都能进防空洞躲避空袭。挖掘防空洞预算为:石工61个,土工8个,工资共66.6元(石工每个工资1元,土工0.7元)。考虑到日机空袭时工人的安危,协理席新斋同意挖掘防空洞,并于7月21日批复资金进行建设,“……获悉,挖掘小型防空壕支付工资法币66.60元整,准予备查。”
1940年轰炸受损情况
1940年5月,日本大本营发动《101号作战》,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后方实施地毯式轰炸。这一年,日军共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投掷炸药4330吨。
1940年7月11日,日机轰炸重庆。水泥制造厂职工席元林的家遭到轰炸,所住宿舍中弹,全部家当被毁。不计零星物品,损失物品折合价值约1814元。
1940年8月11日下午,日机108架分两次六批轰炸重庆市区及周边地区。在这次轰炸中,水泥制造厂单幢住宅、联幢宿舍、公共浴池及警队住所均被敌机投弹炸毁,除单幢住宅外,其他大部分被炸坍塌,无法居住,必须重建。炸弹爆炸后引发火灾,职工衣物、被褥、生活用品等都被大火吞噬,多年积攒的家产一瞬间葬身火海。工人们目睹自己的房屋渐渐被大火烧毁,嚎啕大哭,令人心碎。日机飞走后,工厂立即组织各部门工友,协助受害职员清理现场、抢出还能使用的物品,安排受灾人员伙食及临时住所。第二天早晨,成立临时防护委员会,处理善后事宜,确保工人复工和工厂重建。14日,停电维修的电力系统恢复供电,当晚,生料磨开工运行。15日早晨,旋窑开动。16日,全体员工开始正常工作,被炸宿舍交由船务组派船夫清理,待修理好后,再搬回去。
水泥制造厂被炸的消息在社会上传播之后,相关人士立即对受损情况进行调查取证。益中公证行于14日派周佑嘉到厂调查损失情况。16日,周佑嘉再次到厂拍摄被毁建筑照片,留作证据和资料。
8月20日下午,敌机轰炸重庆。其中,飞向玛瑙溪的日机共投掷30余枚炸弹及燃烧弹。有5发落在厂内,其中2发爆炸后引起火灾。受炸弹爆炸影响,栈务组仓库大半被震坏;修理组、材料组办公室的房顶瓦块多处被炸弹激起的乱石打穿;材料组竹瓦仓库被炸弹掀起的飞石压塌;唐家花园单身宿舍瓦片全部被炸碎;新工棚房顶瓦片多处被击漏;水泥制造厂总部也被炸弹崩起的石块雨击中,部分建筑受损;变压站外高压线被击断,导致电力中断,无法生产。
制桶厂也在这次轰炸中遭受很大损失。制桶厂主任李伯华、副主任傅伯进在给总经理、协理的呈文中写道:职厂于20日午后2时,突遭敌机轰炸,四周共被投弹6枚,办公室与职员寝室直接被投一弹,房屋炸毁一部,而全部则因震动倾斜,行将颓圮。此外,防空洞由上方自小屋投有1弹,小屋被毁,其侧并有一坑;防空洞左上方原稽查室后面及第一、第三厂门与平车傍侧门3处各投1弹,围墙震毁大半,全数电线亦均震断。
8月23日下午1点半左右,日机空袭重庆,水泥制造厂再次遭遇轰炸。厂房内发现炸弹及燃烧弹近30枚,高压线多处被炸断,新建工棚屋瓦大部分被震坏,其中4、5号两间工棚震塌,3、6号工棚砖墙倾斜;唐家花园宿舍重建房屋被毁;材料组办公室、修理间、打铁间、木匠间屋瓦全部被毁;总办公室及宿舍屋瓦大部受损,造成厂中没有完整房屋可供职员及家属居住。在这次轰炸中,运输组副领工王春廷被炸身亡。王春廷是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弹死亡后,家属所住房屋又被日军炸毁,家中物品全部被火焚烧,一家人难以维持生存。
据统计,1940年8月11日及8月23日职工宿舍被炸,水泥制造厂46位职员个人物品损失为40448.11元。鉴于职工财产在轰炸中损失严重,协理席新斋就上述情况向董事会作了相关报告:“本厂(8月)三遭轰炸,损失诚属不赀,尤以此次工棚、房舍全被毁灭,职工1000余人无处栖处,风餐露宿,情至甚怜,自当分别抚绥贷款救济。一面赶修工棚,使工人无星散之虞,一面疏散职员眷属。公司自6月以来,因空袭及电源时断关系,生产锐减,营业萧条,早已入不敷出,时形棘手。现又迭遭巨变,需费尤多,迫不得已,乃向工矿调整处借款10万元,用维目前现状。”之后,四川水泥公司又于1940年9月拨款,为遭受严重损失的刘光汉5人发放救济费1095元。
由于日机连日轰炸公司及制造厂,房屋损坏,职工住宿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四川水泥公司于1940年8月24日发函,要求下属各厂在下星期三之前要完成疏散工作,女职员先行疏散,其工作由主管人员派员暂代。接到命令后,水泥制造厂立即着手疏散员工。25日,在伍家湾(金山岩31号)寻到一处房产,有7间房屋,房租每季400元,另寻一处董家院子,也可腾出数间房屋,以解一时之急。这两处房屋加一起,足够容纳现有全部余眷。
1940年9月13日上午11时30分,敌机分批空袭重庆。其中一批有7架飞机,由北岸飞来,向水泥制造厂、制桶厂低空俯冲,锁定机器设备进行轰炸。水泥制造厂煤粉机马达和制桶厂房屋皆被炸毁,船务组等处房屋被震坏。虽然重要设备幸免于难,但停工所造成的损失很难估算。
1941年轰炸受损情况
1941年日机又多次轰炸重庆。7月7日,水泥制造厂工友赵明宣为躲避日机轰炸,藏身于核桃院背后的岩缝,不料被炸弹炸碎的岩石击伤右腿,造成重伤,生命垂危。8月6日,船务组租用李树云船运输煤炭,遭遇日机轰炸,“……不幸中弹1枚,将后舱炸成粉碎……煤斤损失,船上各项物件丝毫未救,完全损失”,船上“有水手5人,被炸死4人,炸伤垂毙1人”,人员物质损失殆尽。
1941年8月14日,日机空袭。这次水泥制造厂被炸毁的多为宿舍。所受损失大部分为房屋内职员私人物品。据统计,轰炸造成水泥制造厂26位职工个人物品损失达32715元。由于日军频繁轰炸,造成重庆等后方地区物资奇缺、生活用品价格昂贵,导致职员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再也无力购买受损的生活用品。以水泥制造厂职工施泽为例。施泽到厂工作已经4年,与家眷居住在联幢宿舍内,1940年8月11日宿舍遭到敌机轰炸,房屋被炸起火后倒塌。虽事后在倒塌房屋中拣出一部分衣物,但因被火烧过,无法再穿,生活用品也难以继续使用,最后只能咬牙动用积蓄,购买新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搬迁到唐家花园新工棚后,不幸再次降临。1941年8月14日,施泽居住的宿舍又遭到日机轰炸,被褥、鞋袜等在大火中烧没,脸盆、水瓶等也都在大火中烧变形不能用,值班必需的闹钟也在轰炸中损坏。轰炸后,不仅无钱购买生活必需品,连正常工作都无法保障,生活难以维持。鉴于工人的悲惨现状,水泥制造厂筹集资金,解决工人燃眉之急,为损失严重的26名员工发救济津贴8300元,制桶厂也筹集资金为李伯华等8名员工发放救济金156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