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是冀中抗日军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平原抗战的一大法宝,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解放以来特别是电影《地道战》在全国的放映后,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抗战时期敌后武装抗日斗争的典型代表。
王夫首倡冀中地道
今天人们一提起“地道战”,都会想起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其实“地道战”的发源地在清苑东南的蠡县。
日军侵占冀中后,四处“扫荡”制造惨案。据不完全统计,至1939年,日寇在冀中就制造了10人以上的惨案100多起,残害干部群众1万余人。蠡县离保定不远,环境极其残酷,当时一些党员干部被逼出了一个办法:在村外的树林、荒僻的旷野或林木丛生的古墓地等隐蔽的地方,挖一处一丈多深的斜形洞,里边再铺些干草,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便披上一件破大衣到洞里睡觉,天亮时再悄悄回村。但由于这种地道隐蔽性差,很容易被敌伪侦知破坏。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启发,蠡县县委书记王夫指示各级干部选择基础好的村落,在偏僻院落挖秘密地窖藏身。这种简陋的地道俗称“蛤蟆蹲”,但这种地洞不能活动,不能作战,只能消极地隐蔽,敌人一旦发现,很难逃脱。于是人们开始挖多口地洞,由一个口发展到两三个口,由一户发展为多户相通,有的院院相通,洞洞相连。虽然这种初级形式的地道不能作战,但在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形势下,还是保证了抗日工作人员坚持正常工作,保护了群众,故这种简单的地道很快就在蠡县一带发展起来了。
这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又迫使王夫他们对这种简陋的地道进行了改造。1940年深秋,正在乡下开展工作的蠡县县长董志坚突然被敌人的大队人马包围,当时董志坚所在的院落没有地道,他一边和敌人交火,一边向有地道的院落撤退,但还未跑进地道就壮烈牺牲。血的代价使王夫和当地的抗日军民明白认识到这种地道的缺陷,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王夫他们不断地改变策略,在蠡县的各抗日村镇发展起了网络地道,即家家相通、街街相连、洞洞相接。有的村还发明了连环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缭乱。
在战斗中,这些纵横相连的地道网很快发挥了其特有的威力。每当敌人包围村庄前,普通群众先进地道躲避,党员、干部和民兵则埋伏在村头、路口和房顶,待敌接近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当敌人摆开进攻架式时,他们又从野外的地道口跃出,抄到敌人后路又是一阵手榴弹和排子枪,杀得敌伪胆战心惊。
领导军民大搞“地道战”的王夫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因此挨了批判。当时地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对蠡县一带发展地道很不满意,指责说:“这是逃跑主义,既然抗战就不怕牺牲!”勒令禁止发展,统统填埋,并将县委书记王夫免职调离。
“地道战”在冀中平原遍地开花
填了地道以后,因日伪军频繁的“扫荡”,蠡县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县大队和各区的民兵队伍也损失惨重。然而也有几个村庄,地道没遭完全破坏,当地军民利用它们藏身,几乎没受任何损失。此事引起了冀中区党委和军区主要领导同志的注意。
1941年,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来蠡县、高阳一带调查,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程子华向区党委汇报了调查情况。他认为,挖地道是冀中军民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为保存自己、抗击敌人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斗争方式,对这个新生事物应予肯定和推广。经认真研究讨论,区党委和军区领导统一了认识,要求各地普遍开展地道斗争。1942年3月20日,冀中军区司令部、冀中武委会发出《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地道战”从此在冀中平原上蓬勃发展起来了。
1942年,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从华中返回延安,9月下旬,抵达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村。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和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随即赶往麻田汇报工作。少奇同志对冀中群众创造的地道战很感兴趣,再三询问了有关情况,最后肯定地指出,这是广大群众在实际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创造,可以加以利用和发展。刘少奇对黄敬和吕正操说:“敌人不是常说我们八路军神出鬼没吗?把地道战发展起来,就是神出鬼没的办法之一,也是迫使进入根据地的敌人陷于草木皆兵的被动地位的一个办法。”他还打趣地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个土行孙,能够在地底下行动,闹得对手无法应付。我们人人都做土行孙,难道日军还能有法来对付?”
刘少奇还提出发展地道战的几个重要原则:“现在的地道战,主要还是防御性的,如何能由防御的形式逐步转为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形式,这是发展地道战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是否可以把地道活动和地上的武装斗争结合起来,是否使村与村之间都打通一两条地道?有没有办法让地道过河,通到敌占区边缘,在野外开几个万无一失的口子?”
根据少奇同志的建议,黄敬、吕正操等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对冀中地道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经验,对地道的构筑、战术、组织与领导做了统一的科学的规定,使冀中地道更趋完善,成为一座“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户户相连、村村相接”的地下长城。1944年6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将程子华编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整理发表,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推广了冀中的“地道战”经验:“敌后各根据地都应该学习冀中组织人民武装的经验,把敌后每一个根据地都变成敌人的火阵,把这匹吃人的野牛活活的烧死。”
孙犁将“地道战”故事写进小说
对于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这段传奇历史,人们大都是通过电影《地道战》了解的。其实第一次将“地道战”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孙犁同志。
抗战期间,孙犁一直生活在冀中根据地,根据地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件,留给他很深的印象,并反映到他的作品里。他曾说过:“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留在我的印象里,和我的思想、情感融合起来,成为一体。”
有一次,孙犁辗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蠡县某村一个干部,对抗战工作都很热心,家庭生活也是和和睦睦。但从1939年春夏之交开始,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宿整宿的不回家。妻子起疑心了,以前即便开会,到半夜或天要亮时,总是回家的,问他原因,总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妻子不了解详情,夫妻常常为这事争吵,一家人也不像以前那么和睦了。直到有一天,妻子和婆母、小姑子晚上跟踪他,发现这名干部到村里一间闲置的草棚后就不见人影儿了。后来经过家人再三追问,他才说明了情况,原来最近敌特活动厉害,为安全起见,他在草棚的地下挖了一个洞秘密藏身。后来,这名村干部挖洞藏身的故事在全县党员、干部之间秘密传播,人们争相效仿,普及到蠡县的各个区、村,这也是冀中地道的最初由来。
孙犁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第一个洞》,发表在1943年5月19日《晋察冀日报》上。据考,这是最早以文学形式描写冀中“地道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