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改“8年全面抗战”为“14年抗战”有何深意

改“8年全面抗战”为“14年抗战”有何深意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贯通历史整体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八年全面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材覆盖范围

  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学术依据

  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30万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付出了大量牺牲。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14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因此,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

  意义何在

  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八年全面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1.不是对8年的否定,重点强调贯通历史整体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八年全面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全面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教育部称,此举动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八年全面抗战的否定。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来说,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2.14年抗战更符合历史事实

  此次中小学教材修改的历史内容,主要是增加了东北抗战的时间段。这一修改的学术依据是什么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说,14年抗战更符合历史事实。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30万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于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说,从1931年开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逐步推进,中国对日本的反抗和防范也在逐步推进。在1931年至1937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月19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说,我多年呼吁14年抗战的提法,在多次学术研讨会上、论文当中,一直坚持这样的立场。教材的修改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令人欣慰。

  他认为,14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14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因此,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

  很多专家提到,抗日战争的时间超过8年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日本著名史学家江口圭一在《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也提到:“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是零散、孤立的战争,而是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一连串战争。分离华北工作是满洲事变的继续,进而引起日中战争;日中战争的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它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否取消满洲事变的产物满洲国,是日美谈判的大争论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洲事变与亚洲太平洋战争之间,也存在直接的内在联系。在这十五年中,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持续未断,走上了扩大侵略的道路。根据上述理由,可以将这三次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

  3.重新书写历史是对民族脊梁最重要的尊重

  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八年全面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汤重南还表示,在国际上存在一种长期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

  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还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积极正本清源。

  新华时评

  “14年抗战”是一段完整的民族记忆

  近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全面抗战”改为“14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

  中国人民奋勇抗日、保家卫国的历史从来都是一个整体。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是后八年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抗战则是局部抗战的延续和发展。

  面对日寇铁蹄,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号召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战争。随后选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前往东北组织抗战,成立东北抗日联军,为全面抗战和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感染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一大批反映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唤醒了广大民众,其中《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传遍大江南北,鼓舞着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迄今,这些歌曲依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中国人民十四年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确立“14年抗战”的概念,能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看待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表明,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及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十四年的悲惨沉痛与苦难深重,十四年的艰苦卓绝与历尽险阻,十四年的百折不挠与坚贞不屈,是全民族对独立和解放的追求,是全民族对摆脱屈辱实现国家富强的渴望。十四年的牺牲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以淬炼升华。

  如今,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更要弘扬抗战精神,强化国家意识,让历史在年轻人心中扎根,使之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改“8年全面抗战”为“14年抗战”有何深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