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豫湘桂战役,日军的数量超过了50万
1944年4月,日本驻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日军发动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此战日军参战兵力达到了51万多人,而迎战的中国军队超过了100万。战役首先在中原地区打响,在短短一周之内,郑州、许昌相继沦陷。但当时河南省会开封早已沦陷,河南的临时省会在洛阳。5月底,已经坚守了7年的洛阳失守。洛阳失守以后,陕西门户顿开,潼关告急。日军有进军陕西、攻西安,然后南下重庆的可能。在湖南战场上,由于中国军队仓促应战一败再败。6月份,株洲、湘潭、长沙先后失陷。8月初,衡阳城破,剩余的守军向日军投降。衡阳失守以后,重庆和贵州等地变得不再安全,中国的抗战形式异常严峻。
这年的10月,广东等地的日军开始进攻广西。由于这里的守军都是一些久不上阵的杂牌军,日军到来以后,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撤退。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柳州、桂林,日军前锋直逼广西省会南宁。南宁的抵抗更小,几乎没有爆发战斗。12月初,中国境内的日军与越南北上的日军会师。至此日军成功打穿了中国的南北交通,只可惜这个时候太晚了,日本已经败局已定。这次战役,中国的损失相当大。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损失了60多万的军队,丧失了100余万的领土。日军占领了包括4座省会城市在内的146座城市。中国西南方的7个空军后勤基地和36个飞机场全部都被日军占领。中国空军丧失了部分战场的主动权,这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二、中国军队中有40%的成员都无法参战
豫湘桂战役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的意义不同,这次战役对中国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大败仗。中国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没有达到作战要求,蒋介石对此战的失败异常愤怒。美国总统罗斯福担心中国战场崩溃,他致电斯大林,询问苏联何时可以对日本作战。此时的苏联正在同纳粹德国进行大决战,根本无力顾及日本。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靠蒋介石自己了,美国能做的就是援助武器。蒋介石在豫湘桂战役结束以后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中国军队为什么会战败的问题。最终得出了的结论是比较客观的,第一中国军队仓促应战、缺乏准备;第二中国将领们一味沉浸在过去的经验中、战法老旧;第三中国军队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
对于前两点,很多人都是一目了然,但对于最后一条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这件事很好解释,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总兵力确实占优,但占多人员甚至处于劣势。当时中国军队的总兵力为390余万,看样子是不少,但是医疗、行政、教导、后勤等无法参战的成员就有180万。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实际上可以作战的军队只有区区的210万,日军加伪军的数量在350万以上。即便是将北方的势力除去,中国军队面对日军也不占兵力优势。,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在1944年年底,蒋介石命令陈诚和何应钦等人负责中国的裁军计划。与此同时,中国还需打造一支新军。
三、中国在裁军120万的同时也在征兵
1944年年底,中国开始了大裁军,此次一共裁撤军队数量120万。大量的后勤人员以及那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被大量裁撤,剩余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拿枪的军队。截止1945年4月,中国的裁军工作基本完成。在大规模裁军的同时,中国却又在征兵,这看样子似乎很矛盾,但实际上很自然。中国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口号,号召广大的青年学生参军入伍。由于这些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明显上升。在4个月之前的一次战役中,日军进攻一个中国炮兵营。这个炮兵营装备的是美制火炮,由于全营没有一个人看得懂英文说明书。最终这个营放弃所有的火炮、全体撤退,这个情况让美国人欲哭无泪。在10多万知识青年参军之后,中国军队在这方面明显增强。在1945年夏季的芷江战役中,日本军队拼了命也没能进入芷江。
以全新队伍去对抗日本的侵略,全国军民用鲜血浇筑这一道道肉体长城!先烈们的鲜血并没有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