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中国抗日战争的鲜明特点

中国抗日战争的鲜明特点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
0

百团大战中 八路军占领娘子关

  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局部抗战从1931年9月18日持续到1937年7月,不但是中国抗战的开端,也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帷幕。全国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到1945年9月3日结束,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开辟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中国在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人员伤亡达3500万以上,按照1937年的比价,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超过5000亿美元。

  抗日战争体现出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全民性。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抗日战争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二是艰苦性。日军暴行灭绝人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10年独立苦撑战局,此后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强敌。特别是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孤悬敌后,仅得到下拨军费约3000万法币,靠自力更生顽强坚持。中国抗战成为二战中最艰苦卓绝的战争。

  三是长期性。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这是由战争双方国力、军力对比所决定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本已经高度工业化,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两国、两军对决,日本意在速战速决,中国则体大力虚,必须充分发挥地广人多的优势,通过长期的战争熬垮敌人。

  四是国际性。在抗击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局部抗战是阻击法西斯扩张的前哨战。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中国的抗战完全融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过程最为曲折、胜利最为艰难的战争,是以弱胜强的典范,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抗日战争的鲜明特点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