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军入侵 日军在1938年元月份开进了怀远县城。当时的守军,早已退到北乡胡口子一带,另行布防。城里的县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也早在高县长带领下,向西乡逃跑,先到河溜暂住,不久又移龙亢,最后移住龙亢北边的褚汉湖。这是个偏僻地方,在当时,他们认为越是偏僻,越是安全可靠的。当时的反动政府,只顾自身逃命,那管人民死活。城关居民有钱的远逃大后方湖南、四川,无力远去的,就散在各个乡村。还有一小部份没有逃离城关的,就在日军进城时,躲进了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教堂里,由美籍、意籍教士出面维持,挂上美国和意大利国旗,叫做难民收容所,避免了遭受日军杀害、侮辱。
日 伪组织 日军入侵怀远县后一个多月,由日军驻蚌埠的特务机关及地区警备司令部派几个日本浪人到怀远设立特务班负责统治镇压人民。这个班权力很大,军事、政治、经济、文教样样能管。对中国人民生杀予夺,可以任意施行。地点设在衙后街林梓湘的住宅。首任班长土桢雄,副班长神成次郎,班务中岛茂、町田尧顺(这些人都是在上海虹口区生长的,对中国社会情况十分熟悉)。此外还有几个中国人:凤台人李凤鸣,合肥人邵友三。第二任班长今野满道,第三任班长殿渥良二。直到汪伪政府成立后,这个机构才撤消。日军常驻怀远兵力为一个警备中队。队长前田一重,士兵约110余人。一个小队住龟山头碉堡里,两个小队住城里,负责警戒放哨,检查来往行人,巡逻搜捕抗日的中国人。队部设在衙后街高书城的住宅。经常派兵出城扫荡抗日游击队。警备队附设有便衣队,队长为王振祥、胡绪祥等人。日军驻怀远还有一个宪兵队,队长马场贞市,第二任是本多次郎,第三任是伊藤。队员林松太郎、板口。翻译张某。宪兵队也附设有便衣队,队长陆谦益。宪兵队是杀人魔窟——绑架、酷刑、秘密杀害……无所不为。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九月事件”。在日军侵入县城两个月以后,有几个汉奸出面组织“怀远县难民复业委员会”,以陈沅抚为委员长,何君侠、蒋英先、杨佩箴、宋淮三等四人为委员。到了1938年7月,伪省政府已经成立,怀远县的伪政府也就应运而生。以何君侠为县长,吴箴吾为秘书兼税务局长,孙雄飞为一科科长兼城区区长,李立之为二科科长,王自修为三科科长兼模范小学校长,陈进贤为县卫队队长,冯伯常为二区区长,房仞谦为三区区长,杨松材为五区区长,杨仲甫为县自卫团大队长,张天柱为警察局长。原复业委员会陈沅抚、蒋英先调蚌另有任用。杨佩箴任合作社主任,宋淮三任总工会会长。
九 月事件 日军宪兵队,设在蚌埠市二马路富润里(解放后税务局所在地),只要认为某一个中国人有抗日嫌疑,随时逮捕严刑拷问,施用各种刑具,随意处死,也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情。即使对汉奸政权里的人物,只要发现可疑,也是照样处置,绝不稍宽。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次大屠杀“九月事件”,就是具体的例证。还有一个天锡里也在二马路,是汪伪特务机关,国民党期间为军统机关。1939年9月,日本宪兵机关召集怀远县的汉奸吴箴吾、杨仲甫、张天柱、王自修、宋墨农等十余人来蚌开会,当天晚上一网打尽,一齐关入宪兵队(富润里),白天由宪佐(中国人)看守,晚上就换日本宪兵。一天晚上,口喊吴箴吾出来,一出牢门,日本宪兵随即一脚将他踢翻在地,头朝地、脚朝天,把他拖上楼去,用乱刀劈成几块,然后将碎尸装入麻装,走富润里后门丢进淮河大桥下面淮河里。每天晚间都是处死那些人,如杨仲甫、张天柱、王自修等多人,还有吴箴吾随从三人一并处死。宋墨农花了伪币2.5万元买了命,当释放时,日本宪兵严厉地告诉他,不准在蚌怀两地逗留。与此同时,还在城关等地,捕了一批伪公教人员,如一区区长刘湘贤,警察局督察长曹子荣,巡查员孙维乾,事务处长张天荣,自卫团队长傅宝贵,三区区员刘书樵,小学教员刘家恕、宋席臣、肖鼎宜、魏某、杨某和女教员张某、宋某、杨某等数人。以上伪公教人员,有的在怀远蚌埠两地处死,少数的送到芜湖、南京关押,而女教员在怀远关押倍受侮辱后即释放。小学教员罪名,是因为汉奸胡建球检举说他们是赤化队。实际小学教员每周举行画兰吃喝会是会餐的会。那批汉奸们被杀,固然死不足惜,于此更可见日本宪兵队对中国人的狠毒残暴,大开杀戒,使中国人不敢反抗。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伏下了杀机:①日军出城“扫荡”,在上桥子附近,发现宪兵队长本多次郎被流弹打死,日军特务班和警备队研究判断,认为是伪自卫大队或警察局派人干的;②当时日军封锁禁运物资,而吴箴吾等利用职权,保送客货出境,从中捞取大量金钱,一部份饱入私囊,大部份用来采购枪支、扩充队伍;③自卫团势力越来越大,将近1000人之多,而大队长杨仲甫对日本人,已不象过去那样的驯服,有一次日本特务班长在县政府申诉吴箴吾,吴和他争辩,杨仲甫竟亮出佩刀挡日本人,日人佯笑夸他“大大的好”,其实已暗下决心,要除掉他了;④吴箴吾扩充武力,是否忠于“皇军”,已是可疑;⑤铁杆汉奸胡建球,是日人忠实奴才,早已成为日军坐探,为他们搜集情报。日军侵入后,他当了日语学校校长,后改为农业中学校长,这不过是他的对外的公开身分,实际上是日军的耳目和心腹。他为了献媚立功,为了发泄私仇私恨,将吴箴吾等人说成是暗藏的抗日集团,一旦羽毛丰满,时机成熟,将是心腹之患。他又将地方上稍有血性的青年,一一开列名单,密报日军宪兵班。日军对他言听计从,不知使多少人家破人亡。
政权更迭及文化教育概况抗日战争八年中,日伪县政府行政权力,只能到达城关内外及近郊一带。其余大部分乡村,还在共产党宿怀县政府及国民党怀远县政府统治之下。那时地方情况很复杂,如北乡的小黑头(土匪)大小几十股,淝河边上的路家云(绰号小疯狗)啸聚千余人,自称游击司令梅玉和的(又叫梅贵臣)也聚众数百人,还有吴道本自称大队长。此外有一支游击十四支队梅凫士、邵亚东的部队,还有跟随流亡县政府的自卫四大队项允诚的自卫队。其中少部份有粮有饷,大部分就地筹饷扰害人民。所幸到了后期,新四军到达了涡河北岸,涡河北岸大片土地得到解放。在日本投降后,县自卫队改编,吴道本任大队长,所属三个中队中队长是孙铁山、程占祥、张伯英。吴道本不改土匪面貌,后被国民党枪决,由吴执卿接任,直至解放。县干训团教育长耿作甫,县财委会委员长兼县银行董事长宋焕亭,县商会会长汪兴淮,县银行经理朱品三,县妇女会主任杨云秀,城关镇镇长沈中孚,田家巷镇镇长陆文成,区长项恭尧、杨厚臣、唐云飞,军事科长王体仁,教育科长陈厚培,建设科长邵石生,社会科长吕仲英。日本投降之前,国民党怀远县县长是戎华彬,日伪县长是梅玉和。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怀远县长是何厚业,以后是李劲天、余瑶石、龙跃。1947年曾由黄泛区复兴局在怀远县孔岗设立复耕站,安徽省政府主席夏威曾于1948年来到怀远,因复耕站即设在我住的乡村,他便约我一道察看泛区情势。那时复耕站已用拖拉机进行翻土播种,夏威当即提出计划,要从荆山口到汤鱼湖一带,约70华里长,10华里宽的范围内,建立三公实验区(三公是公教、公养、公耕),筑围堤,确保区内生产。区内设小学多所,完全中学一所,还设医院一所,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并兴建足够灾民居住的房屋,物资和经费都由中国善后救济总署承担。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略部署炸开黄河花园口,造成人民灾难,日本投降后,战事结束,亚洲战区将剩余的物资,拨交中国善后救济总署,为战争蒙受灾难的人民重建家园和生活的安排。不久推土机到了荆山口,可是国民党大员的作风都是空喊高调,不做实事。夏威也是这样,计划订立以后,便即随风吹散了。记得当时省城合肥,流行这样两句顺口溜“煦公(夏威字煦苍)纵有三公术,无奈群僚一塌糊”就是对这件事的讥讽。至于文化教育的概况,在日本投降后,怀远有省立怀远中学一所,校长周平。因学校学生与当地国民党驻军(直属国防部的)发生冲突,被驻兵枪杀学生两人(一个姓惠,一个姓孙),其后虽经校方向省府及中央控告,并得到省内外各界声援,终因国民党庇护军队,不了了之。此外,还有县立中学一所,校长王华生,另有教会办的淮西中学、金石中学各一所。
党团、议会及还乡团抗日时期,国民党县政府长期设在乡村,县党部也跟着县政府跑。当时只是县党部筹备处,只设一个筹备员。筹备员江承量。日军投降后,正式组成了县党部,首任书记长张本忠,第二任书记长杨一先,第三任书记长徐思恭兼任调查室工作。三青团情况,主任王昭太。民意机构,在抗日时期设有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彭藩民,是县政府指派的。抗战胜利后约在1946年春通过人民选举(形式的)成立县参议会,议长梅凫士、副议长杨一先。还乡团是最反革命的组织,集中一切反革命分子,从事残杀革命群众的罪恶活动。团长是梅凫士,副团长是沈挚中。在还乡团成立后,梅凫士曾把当时任共产党宿怀县长汪冰石的母亲劫走,后宿怀县政府将伪大队长吴执卿的妻子架走(梅凫士的妹妹),以后互相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