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战士。
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野蛮侵略,北平地区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后学生南下示威到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从卢沟桥的抗日烽火到平西、平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从公开的武装斗争到各种形式的隐蔽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全民抗战的壮丽凯歌,由此也形成了北平抗战时期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奋勇当先,走上街头,振臂高呼:“誓死救国”“对日宣战”,号召“我们要对自己宣誓,即便是中国人死得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要负起救中国的责任来”。因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清华大学讲师吴其昌愤然绝食,大批学生南下示威,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极度愤慨和共靖国难的决心。华北危在旦夕,北平学生悲愤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爆发,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冯玉祥“以抗日为第一要事;不抗日,惟死而已”,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奋勇杀敌。“是好男儿,舍身报国”的吉鸿昌在就义时喊出:“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全新的高度,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民族气节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绝不屈服、绝不低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华儿女始终恪守民族大义、维护民族尊严、奋起民族抗争,“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在北平,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不曾持枪杀敌,但以书斋作战场,以纸笔为武器,以知识分子“辨忠奸,明是非,知去就”的独特个性,或殚精竭虑口诛笔伐,或传道授业培育后学,写就一曲曲书生报国的壮歌。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藏身敌城,身处危境,保持气节,闭门谢客,潜心著述,提倡经世致用和“有意义之史学”。在讲坛上,他大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的《日知录》和抗清民族英雄全祖望的《鲒埼亭集》,激励学生爱国。同时,他对宋、元、明、清之际动乱历史进行考察,以尚未被世人注意的宗教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史为鉴,影射现实,褒扬忠贞,贬斥奸逆,并以此作为报国之道。中国大学教授蓝公武在课堂上公开宣传抗日,怒斥汉奸,宁愿全家饿死,也坚决不收汉奸送来的东西。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宁死枪下,也绝不给日本人唱戏。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事敌伪,节操自守,正气凛然,并以纸笔为武器,怒斥日伪,曾赋诗“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表达自己宁可饿死,绝不作取悦于敌人当汉奸卖国求荣之事的决心……他们虽不曾战场杀敌,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始终挺起不屈的脊梁。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势力强大、凶恶残暴、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抱着“争着死,抢着死”的坚定意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在京华大地上,涌现出了一批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英雄模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战前曾说过:“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在南苑保卫战中,他率军英勇抵抗。激战中腿部受伤,仍坚持战斗,后头部又受重创,壮烈牺牲,时年45岁。人称“小白龙”的白乙化,在1929年考入中国大学,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就向校长申诉:“大敌当前,还能有心求学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卢沟桥事变后,他组织抗日先锋队抵抗日军侵略,后担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平北军分区第十团团长,转战丰滦密。1941年2月在马营西北的降蓬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人称“智勇包司令”的包森,作战勇敢、战功赫赫。其中以1942年1月燕山口内果河沿一役最为有名,包森以七个连兵力,毙俘敌伪中佐以下官兵近千人,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部在遵化野瓠山同日军相遇,被狙击手冷枪射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1岁……正是靠着这种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才战胜了强大的侵略者。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抗战初期,国内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有的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有的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面对这种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必胜信念和卓绝智慧,提出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得出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的结论。1938年,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这一重大战略方针,极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全体军民抱着必胜信念,坚持抗战,一致对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平郊,面对日伪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抗日军民团结一致,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法,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广大人民踊跃支前,英雄母亲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全部战死沙场;延庆海坨山五里坡的杨金花为保护文件勇跳山崖;顺义焦庄户村党支部书记马福以地道为依托,与八路军并肩战斗,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同时,根据地通过建设“三三制”、精兵简政、减租减息、整顿三风、大生产运动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正是靠着这种顽强斗志和必胜信念,使得中华民族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坚持奋战到底,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摘编自人民网 宋淑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