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的武器,其他重武器包括中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等等日军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类似于拳击赛中的最清凉剂选手和超重量级选手对抗,基本是没法打的。
日本在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每年可以生产750门大口径火炮,1580架飞机,330辆坦克,9500辆汽车(有生产3万辆的能力),造舰能力5万吨。
中国则一律是无,只有极小的造舰能力,上面已经说过了。
即使以上说的的这些轻武器,国军的生产数量也无法和日军相比。以国军最为自豪的轻机枪来说,1937年最初三个月,中国生产了2460挺机枪,而日本在同一时期的机枪产量超过4万挺,双方有着10几倍的差距。
不错,如果1对1,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机枪确实不是捷克式的对手。但是用10几挺,哪怕就是2,3挺歪把子对1挺捷克式,歪把子还是必胜无疑的。
所以表面上似乎国军有一些武器质量比日军要好,但如果加上双方重武器的巨大差异,以及生产装备数量上的差异,实际日军武器装备均远远强于中国。经过战后统计,二战中超过八成的伤亡为重武器造成的,而国军正是在重武器上无法和日军对抗。
整个国军只有一个装甲兵团,仅有教导总队拥有自己独立的直属重炮部队,连整个陆军中装备最好的三个德械师第三十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也只有一个师属炮兵营而已。
而日军每个甲种师团都下辖一个野战炮兵联队,装备48门大口径火炮。除了师团标准配置的重炮联队以外,日军还有一些独立炮兵联队,必要时候配属师团作战,以增强师团火力。这些联队分为独立野炮联队(36门 120mm榴弹炮与12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 (24门 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16门 100mm加农 炮)、独立重炮兵大队(8门 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主要是120口径迫击炮36门)。
坦克方面,中国战前仅有三批坦克。第一批是财政部长宋子文在1928年从英国购买的。当时宋子文率领一个中国代表团去参加英国国王加冕典礼,期间参观了英军坦克部队。期间宋子文对英军1吨半卡登·洛伊德(Carden Loyd)Mk VI超轻型坦克非常有兴趣。于是宋子文在在国府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就决定购买,一次购买了12辆,还同时购买了6辆拖车及配件,总价为15770英镑。利用这批坦克,国府在南京新小营编成陆军教导第一师战车队,队长为张杰英中校,下辖三个分队和一个修理所。
这种卡登·洛伊德(Carden Loyd)Mk VI超轻型坦克实际是试验坦克,乘员仅有两人,也仅仅装备7.7mm维克斯水冷机枪一挺,装甲厚度只有5-9mm(这种装甲厚度会被大口径机枪轻松击穿)。
卡登·洛伊德(Carden Loyd)Mk VI超轻型坦克,在西方有个外号叫做铁皮玩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顶多算是装甲车,不能算成坦克。在当时该坦克也主要用作训练装甲兵,基本不能用作实战。
这批坦克和他们的坦克手们,居然还是参加了几次战斗。1932年的128淞沪会战中,该坦克部队的官兵们一致要求去上海作战,但国府认为超轻型坦克只是训练装甲兵的,根本不能用作实战。在上海激烈的巷战中,日军步枪只要一个手雷就可以将其炸毁,所以不能使用这批坦克。于是国军坦克兵们把坦克上的机枪拆卸下来,作为步兵机枪使用。这个大队的坦克兵在队长张杰英领导下作为步兵参加了128淞沪会战,十几挺机枪在蕴藻滨阵地重创了进攻的日军部队。
第二批是1935年孔祥熙奉命考查欧洲各国,并通过香港怡和洋行从英国后买的32辆维克斯坦克,其中16辆是6吨轻型坦克,16辆是3.5吨水陆两用轻型坦克。这批轻型坦克在当时来说是还算不错的,有一定战斗力。
6吨轻型坦克有一门47mm火炮和一挺机枪,3.5吨水陆两用轻型坦克仅有一挺机枪,不过它具有涉水能力,适合江南水网纵横的环境。
这批坦克先后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在813淞沪会战这批坦克作为突击力量使用,有一定的战功,却有相当大的损失。
这主要因为维克斯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薄弱,炮塔和车体正面仅为13毫米,顶部更只有5毫米,一旦遭遇敌方反坦克平射炮打击,就很难幸存。
如装备装备维克斯坦克的一连二连协同德械87师作战时候,虽然初期杀伤了不少日军,但由于上海街道狭窄,日军装备很多重炮。一连6辆坦克全部在作战中被击毁击伤,连长郑绍俞少校以下坦克兵基本全部阵亡。而2连长郭恒建少校的坐车也被击毁,郑连长殉国。
事后日军展示了郑连长的坐车,上面弹痕累累,显然是经过一场激战才被击毁的。
其中一辆比较典型,该坦克随国军步兵攻入日军设于上海日本高等女子学校的阵地后,却突然发生机械故障不能前进。于是这辆瘫掉的坦克作为固定炮台用机枪和火炮掩护国军步兵冲击。日军很快发现这辆坦克,立即调动重炮还击。这辆坦克附近很快被弹雨覆盖,但勇敢的国军坦克兵却没有放弃坦克逃走,仍然坚持火力掩护冲锋的步兵。这辆坦克一直战斗到炮塔被击中后,全车发生了大爆炸,全员阵亡,才终止射击。
在整个凇沪会战中,参战的维克斯两个坦克连共摧毁了17辆日军坦克及装甲车,不过,自己也受到重创,共损失了11辆,尤其是第1连基本全军覆没。
维克斯坦克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很大,水陆两用轻型坦克又无法再正面和日军对抗,实际可以作战的坦克所剩无几,无法再战。余下少量维克斯坦克奉命从南京撤出。
但在撤退过程中,一部分忠勇的国军坦克兵表示不远撤走,要与南京共存亡。他们没有上车跟随坦克一起撤退,而是转身投入南京保卫战中。当时南京已经基本失陷,日军在城下短短两日激战中就付出了伤亡7000多人的重大代价才得以冲入城内。此时一部分国军士兵正在同日军激烈巷战,到处枪炮如雨。这批国军坦克兵后来杳无音讯,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一般认为他们全部在南京壮烈殉国了。
第三批是1937年前后从德国意大利购买的16辆轻型坦克,其中德国1型轻型坦克10辆,意大利菲亚特(Fiat)3000B型轻型坦克6辆,还有12辆德式sdkfz 221轮式装甲车。德国1型坦克和维克斯坦克性能基本一致,本来也是仿制英国坦克的产物,属于轻型侦察坦克,性能平平,装甲防御力很弱,正面仅13毫米,仅能防住轻武器的打击,武器上仅装备两挺机枪。1型坦克在德国也是一种性能不佳的坦克,二战中期开始就用来训练装甲兵和镇压游击队的。
意大利菲亚特坦克也不是好坦克,它是仿造法国雷诺FT-17,有1门一门45倍口径的37mm炮。
这批德国坦克和维克斯坦克类似,它们编组为坦克第3连,没有同维克斯坦克一起撤退,而是留下来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在南京保卫战中的3连1排的5辆坦克参加了方山战斗,期间这5辆坦克的坦克兵们极为勇猛,他们甚至冲入日军阵地,用机枪密集扫射日军步兵,近处的日军士兵机枪打不到,就直接用坦克冲撞碾压。
几小时激战后,该连坦克有4辆被日军击毁,仅剩的1排排长钱绍江驾驶的那辆坦克被迫撤退。
电影《南京,南京》中,有个镜头是一辆废弃的国军坦克突然向日军开火,打死打伤很多日军士兵。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辆坦克就是德式1型坦克。这辆坦克是在方山被击毁的1排4辆坦克的1辆,传动装置全毁,以任何一个国家的装甲兵观点,都是必须弃车的了。但这辆坦克中幸存的两个坦克兵却不愿意撤走,认为中国军人精忠报国,杀一个日本鬼子够本,杀两个有赚。
于是他们就始终埋伏在这辆废弃,但炮塔还能转动的坦克中。很快日军一股大部分经过,因为发现坦克已经被击毁,所以根本没有提防。结果国军两个坦克手突然开火,德式重机枪穿透力强,威力很大,日军有全无准备,当场打死打伤数十人。这股日军一面还击一面哇哇叫着,狼狈退了下去。
这辆坦克和这股数百人的日军打了很久,由于日军没有什么重武器,尚且不能摧毁这辆坦克,交火中又杀伤了数十名日军士兵。
但国军也有一名坦克手不幸头部被迫击炮弹弹炸中殉国,另一名坦克手被迫放弃坦克撤走(一个人无法操作重机枪)。
这个战例也被日军高层应以为戒,将其作为战例在全军宣传,一方面告诫士兵不可以在战场上大意,一方面也从侧面证明国军将士的顽强抗战意志。
第3连另外的2,3排配合德械36师一团将南京外围大湖山地区兴隆镇一带一股日军围歼后,由于日军重兵已经四面合围南京城,该部被迫退到南京城内,做最后的防御。
最后的防御战中,3连3排的5辆德式1型坦克配合教导总队一营消灭掉了突入光华门的一股日军,并堵住了突破口,也算有一定的战功。
可惜南京城很快失陷,余下的这批坦克在撤退途中由于日机轰炸和日舰封锁,几乎损失殆尽,其中还有4辆坦克在撤退中被日军缴获!
由此,国军战前的少量装甲部队,基本全军覆没了。
相比虚弱的国军装甲部队,日军则有相当强大的坦克装甲力量。
而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坦克数量也不少,还部属了可以独立作战的坦克师团,独立坦克旅团,以及骑兵战车旅团等这些装甲部队。
以第三坦克师团为例,该师团有兵力1万多人,下辖4个坦克联队,1个机动步兵联队,1个机动炮兵联队。其中每个坦克联队拥有坦克近百辆,单单这一个联队的坦克数就远远超过战前中国拥有的坦克总数。
至于空军上的差距,更不用说了。国军从各国购买的五花八门的300多架飞机,到了开战时,能够参战的约有100架,日军则有3000架战机。国府生产不了飞机,必须外购,战时能买到什么就用什么。中国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先后用过包括很垃圾的意大利菲亚特战机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飞机,由于种类繁杂,维修困难,国际禁运等因素,基本就是打一架少一架。
而日本则有年产数千架飞机的能力,之后更是生产了如零式战斗机这种世界第一流的战机。
双方重武器差别真是大得惊人,这也是国军伤亡始终要比日军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日本字明治维新以来半个多世纪埋头发展改革的最辉煌成功,也是中国自清末到民国时期国内混乱,外敌入侵,统治者独裁卖国的最大恶果。
中日一旦开战就是数百万人规模的庞大会战,各种武器和弹药的消耗量极大。仅仅1个精锐的调整师1日的全面激战中就需要步机枪弹80万发,国军近200万规模的部队每月步机枪弹的消耗量至少2000万发,一年则最少是2亿4000多万发。
国军当时弹药年产量也不过1亿2000万发左右,弹药量供应量上存在巨大的缺口。
而武器方面,国府预计抗战中每月至少损耗步枪8000枝、 轻机枪500挺、 重机枪100挺、 迫击炮60门。
而国府的各大兵工厂平均每月生产步枪5000技, 占损耗数的70%; 轻机枪450挺, 占损耗数的80%; 重机枪200挺, 占损耗数的164%; 迫击炮144门, 占损耗数的244%;
可以看到,依靠国产仅能满足轻武器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补充。
这还仅仅是补充,一旦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国军现有的170万部队肯定是不够用的,必须大量编组新的部队,抗战结束时国军总数为422万人,扩大了2.5倍。
这些新编组部队的武器从哪儿来?现有部队的补充已经很困难,哪有武器提供给新编组的部队。这一来就会出现大量的武器缺口,是国府完全无法解决的。
对于这些轻武器的需要和几乎所有重武器的巨大缺口要如何补充?也就只能依靠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