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C-47运输机,是抗日战争时期运输中国伞兵部队的主要飞机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部队装备落后,在现代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中国士兵在武器装备方面,要落后于日军。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准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一支部队,要比日军要先进的多,即中国的伞兵部队。
中国伞兵部队组建于1944年,1945年改编为陆军突击总队,代号为鸿翔部队,突击总队下辖4个伞兵大队共20个突击队和一个特务队。每个突击均有代号,多以古今名将、革命前辈的名字命名,如诸葛、武穆、世忠等,约160人。从1945年开始,中国伞兵部队相继进行了广东开平、广西丹竹、湖南衡阳三次对日空降作战,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
而日军的伞兵部队则成立于1940年,分为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两支,其成立的时间比中国伞兵部队早,在数量和规模上要比中国伞兵部队大,但它却不如中国伞兵部队先进。
图注:21世纪以来的现代化伞兵部队
武器装备
中国伞兵部队是以美军伞兵部队为蓝本组建的,装备的也都是美军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如勃朗宁M2HB 12.7毫米重机枪,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汤姆森M1A1冲锋枪等。而日军伞兵在火力配置方面却一直停留在一战时期,重武器为九二式重机枪,轻武器为二式小铳折叠式半自动步枪、九四式手枪和九七式手榴弹等,火力和持续性都很有限。从整体装备水平而言,中国伞兵部队要比日本伞兵部队先进。
图注:二战时期,日本专门为伞兵研制的二式小铳折叠式半自动步枪,虽然可以随身携带,但火力持续性不足
战术思想
中国伞兵部队作战前,都会预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安排:有目的地选择空降场;采取灵活的敌后游击战战术;采用夜航昼降方式,增加伞兵运输和空降的安全性;派遣引导员,以便准确掌握空降地区的气象、位置和敌情;等等。这些战术计划和安排,有利的保障了中国伞兵作战的胜利。如1945年的广东开平空降作战,中国180多名伞兵在敌后采用正确的游击战术,突袭日军据点、粮道,打破了广东20万日军企图与贵州日军会合进攻贵阳的计划部署。而在此次战斗中,中国伞兵一队官兵仅阵亡8名,伤30余人。
图注:正在接受训练的中国伞兵部队
反观日军空降作战,其战术思想则显得落后陈旧。如1942年的腊戍空降作战中,日军伞兵部队由于没有派遣引导员,事先也没有了解腊戍地区的气象状况,导致进入腊戍空降区域后,发现到处都被雾障遮掩着,根本无法实施空降,只得返回,继而在返回途中两架运输机相撞,致使大部分伞兵死亡;在1941年的万雅空降作战中,日本伞兵由于事先没有选择好空降地点,也没有对降落地点的敌情进行侦察,选择在万雅的机场上空降,刚降落就遭到机场守军的猛烈射击,死伤惨重。
从中日两国空降作战的具体事例中可以看出,日本伞兵部队的战术思想落后陈旧,不如中国伞兵部队先进。
整体能力上
中国伞兵部队训练要求严苛,如在敌后作战时,250多米的高度45秒落地,落地后迅速收伞,用掩埋办法将伞销毁,禁止焚烧,以免暴露目标等;其在敌后战斗时,能有效判断时局,制定相应的策略,可机动、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
而日军伞兵部队,则恰恰相反。如空降训练中,由于驾驶员误判空降场,将一队伞兵投放到了大海里,后面的运输机驾驶员也跟着如此,造成了日军数十名伞兵溺亡。当时的德国军事专家评价日军空降兵,称其是“世界上战术技术最糟糕的空降部队”;在敌后作战时,也屡次有因为个人失误而引起的战事失利。可以说,在整体能力方面,中国伞兵部队要比日本先进。
正因为中国伞兵部队的先进性,其在战场上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战功赫赫;而日军伞兵部队则表现平庸,在战场上屡次失利,于1945年宣告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