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但第二战区在已经形成的有利战场态势下,最后还是败退平型关。导致平型关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平型关侧后要隘茹越口失守。为了解当年茹越口战斗情况,作者专程赴茹越口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作者介绍了对茹越口实地考察的情况,揭秘茹越口的军事价值和重要性,还原了当年茹越口战斗情况,重点分析了平型关战役失败的原因。
在茹越口考察所见
茹越口,位于山西省应县南约23公里处。茹越口是条山沟,长20多里,向南穿过隘口,东边是铁角岭,西边叫五斗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茹越口北为应县,南通繁峙,为雁门十八隘口之一,是穿越恒山南北,沟通忻州盆地和大同盆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峪口左侧山高1436米,右侧山高1317米。主峪从茹越口到果坪村,长约10公里,直达海拔2111米的铁角岭。《郡志》载:“五代唐末(905年)修茹越口,开左右道路。”
远眺茹越口
鸟瞰茹越口
作者从应县驱车向南来到茹越口北面的一个小村,叫“教场村”,从这里可以清楚地观察茹越口。
从教场村向南看茹越口
先说说教场村。教场村隶属于应县南泉乡,两面环山,两面临川,这里位于茹越口的峪口地段,南距茹越口村约一里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要塞。历代朝廷都在此驻兵扎营,是教兵练习场地,因而被命名为“教场”。
茹越口与教场村位置示意图
作者在村民中了解到,教场村村子不大,现有人口六百多人。难得的是,这个村还保留着春秋战国、宋辽等时期众多的历史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城墙遗址”、“霸王庙遗址”、六郎城“山腰圈马场遗址”、“观沟庙遗址”、杨家将抗辽时起兵地遗址“杨起地”、杨家庆功“设席摆宴”遗址,还有梨园、照壁、斩子坡、烽火台等古代遗址。
在教场村南边驻足观察,只见南面高山连绵,山峰险峻,古长城就从这里呈东西向横亘而过。从教场村往南边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南方向的山上有古代要塞和烽火台,如今这些昔日雄伟坚固的要塞和烽火台,都成了残垣断壁,显得残破而荒凉。
茹越口旁的古代要塞
从教场村看南边的茹越口,东西两边都是南北向的山峰,山峰中间夹着一条近似南北向的山谷。这里地势险要,在隘口居高临下布设阵地,敌人就很难通过隘口。这里在军事上显然属于易守难攻的要地。过了茹越口向南,就是繁峙县了,再向东就是五台山和平型关,所以,茹越口还起着屏护平型关侧后安全的作用,其军事价值十分重要。
茹越口的古长城
还原当年的茹越口战斗
鉴于茹越口的重要性,第二战区原计划派1个军来防守茹越口,即杨爱源的第34军。但平型关作战部署形成后,却不断从这个方向抽兵:先是郭宗汾的71师被调走,成立了预2军,用于加强平型关防守;原打算驻防山上阵地的姜玉贞196旅,还没到就被截留了,给派到了代县阳明堡,用于防御雁门关方向之敌。如此一来杨爱源只好精打细算,用61军残部101师驻守石楼口和大小石口,把34军主力梁鉴堂203旅部署在了茹越口。
进犯茹越口的,是筱原诚一郎率领的日军第15混成旅团,这个旅团是抽调各兵种组建的部队,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兵力5000余人,还带着两个伪蒙骑兵师。第15混成旅团为何敢选择天险茹越口作为突破口呢?因为茹越口虽是险隘却无重兵防守,只有一个旅的兵力驻守,而且阵地还在山下峪口前。
茹越口旁的古代要塞和烽火台
9月27日,混成15旅团和两个伪蒙骑兵师向茹越口前的203旅阵地凶狠地扑来。梁旅427团顽强抵抗,激战一天,日军未取得任何进展。
28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支援下,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在日军突破203旅防线的危急时刻,梁鉴堂旅长亲自率领预备队冲了上去,与日军展开肉搏,不幸颈部中弹,英勇牺牲,全旅官兵伤亡大半,茹越口要隘遂陷敌手。29日,茹越口后方要地铁角岭失守。这就造成了平型关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第二战区不得不命令部队撤离平型关前线,平型关战役宣告结束。
平型关战役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认为,平型关战役在战局和战场都极为有利的态势下最后功亏一匮,分析起来主要有六个原因。
第一,关键地域投入兵力过少,致使茹越口要地被敌轻易突破。平型关防线对我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防御地形。这么有利的防御地形,之前的大同不具备,后面的忻口和太原也不具备。所以,打好平型关战役,对于整个山西战局来说,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确实具备充分的条件。而茹越口和铁角岭对于整个平型关战役来说,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地。如此重要的隘口,本该重兵设防,最后却只派了34军梁鉴堂203旅一个旅去防守,该旅背险布防于隘口前方,而茹越口后方25里险要的铁角岭、五斗山,虽有既设阵地,却未布置守兵(陈长捷《平型关战役经过》)。结果是,茹越口要隘仅仅两天就被日军突破了,致使日军从北路突破长城,形成平型关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导致第二战区不得不放弃重要的平型关防线。
第二,缺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军的坚定决心。日军第21旅团属于孤军深入,在平型关如此险要的有利战场地形条件下,中国军队在这里具备打伏击和阻击战非常有利的条件。但第二战区未能果断地集中优势兵力,对孤军深入之敌实施围歼。
第三,没有对日军施以不停歇的连续攻击。以优势兵力对敌作战,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发挥兵力优势,组成多个攻击集团,对敌军实施持续的梯次攻击。如果第二战区懂得发挥兵力优势,对已被围困的敌21旅团施以高强度的持续攻击,那么,歼灭这支区区4000人的部队是完全可能的。而在研究平型关战役时,作者发现没有关于9月26日的作战记载,这说明9月26日第二战区已经放弃对日军第21旅团的进攻了。由于第二战区在关键时刻 “拉松套”了,结果让已经陷入绝境的日军第21旅团起死回生。
第四,缺乏后手,没有部署预备队增援补缺。日军是长途奔袭,劳师远征,而中国军队是以逸待劳,坐享地利之便,但这些有利条件并没有转化成战场上的优势,因为总指挥不善于利用这些优势。当日本关东军从北路杀来时,阎锡山没有料到34军会被日军一击而溃,没有在茹越口方向部署封口补缺的预备队,使得日本关东军突破茹越口后直接威胁平型关。
第五,没有大局观念,不懂得相互配合。国民党军队派系矛盾很大,历来都是各自为战,你打你的,我看我的,所以他们不能将兵力握成拳头,在战场上形不成整体合力,以致于国军兵力虽多,却打不过兵力少得多的日军。在平型关战役中,他们不肯出兵支援八路军115师作战就是典型的一例。对此,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经验》中说:“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出击中,却以区区的八团兵力分成三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
第六,第17军关键时刻从团城口撤退,导致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陷入被动局面。9月24日夜,北路日军夜袭团城口。驻守团城口的,是高桂滋第17军的第84师。在敌军来犯的关键时刻,高桂滋却认为,该方向的指挥官孙楚是有意牺牲17军,而让晋绥军独占风头,因此他故意闪开团城口、鹞子涧险隘,让贸然出击的郭军碰钉子去。高桂滋的擅自撤退,使日军轻易占领了团城口、鹞子涧、东西跑池一带的要地,平型关防线被日军从北面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使得平型关的中国军队顿时陷入被动局面(陈长捷《平型关战役经过》)。
据《抗日御侮》一书记载,9月25日凌晨,第71师等部队在进军途中,“突然受到来自团城口、鹞子涧原来高军防线上机关枪和迫击炮火的猛击,引起一阵紊乱。”这时,71师才发现团城口第84师阵地已遭日军攻陷。9月25日凌晨后,“敌全线凌高下追,既占有利地形,又出郭军不意,北翼从鹞子涧突进,南翼从东泡池发起攻击。”“郭宗汾军长同赵晋旅长处于严重危机下,当机立断,紧急收集所部”。于涧头、迷回及北山间就地进行反击。激战至12时,始将战局稳定。
以上文献说明,高桂滋的擅自撤退,不仅打乱了第二战区的作战计划,也把该地域的第71师等部队给坑了。事后阎锡山在谈及平型关之败时仍愤恨难耐:“高桂滋放弃团城口,比刘汝明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陈长捷《平型关战役经过》)
但17军对此却予以否认,他们辩解17军并不是擅自撤退,而是经过顽强抵抗、付出了重大代价才撤退的。我们姑且不论双方言论孰真孰假、高桂滋是否擅自撤退,但第17军从团城口撤退,造成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陷入被动局面是不争的事实。这件事使作者想起了此前在大同战役中据守聚乐堡王靖国第19军的表现。国军中虽有勇敢顽强的部队,但总有为数不少的“豆腐渣”部队,他们在与日军作战时,或闻风而逃,或一战即溃,或关键时刻“拉松套”,这样的部队,不仅战斗力低下,而且缺乏斗志,非旦起不了好的作用还只能坏事。而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出现这样的部队,就会“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
参考文献:
《正面战场晋绥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陈长捷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
《太原大会战内幕全解密》 ,陶纯,军事出版社,2005年
部分资料、图片采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