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代的仵作,并非完全是验尸的人。仵作的日常职责有两种,第一种是民间起初的仵作,是从事参与殓葬死者全过程的人。平常人家有人过世了,一般就会请仵作上门。古人对葬礼很重视。
一般来说,古代的葬礼一定要有仵作。仵作负责帮助死者穿衣服,合眼,有些也会帮助化化妆,让死者看起来走得安详一下,类似现在社会的殓葬师。
不仅如此,在葬礼上,仵作也会说一些行话,比如一路走好等等,有些忌讳的,还会在死者坟前插上花,来表示敬畏。仵作参与殓葬的整个过程,一般都会尽心尽力,因为古人对生死大事,是充满敬畏的。
另一种仵作,就是我们熟知的验尸人了。衙门验尸,一般由专门的团队,不止仵作一个人。宋代提刑官宋慈在《洗冤录》中记载:
引官带领仵作迅速前往令作奸犯科之徒难以措置”"尸格挨次亲手填注,不得.....任听仵作喝报,吏胥填写。
检验尸体一般由检查官带着捕快,仵作在身边跟随。真正开始验尸,检察官是不会出手的,是仵作来翻看尸体,然后旁边的衙役负责记录,大概是这么个验尸过程。
仵作验尸,也是有诸多讲究的。首先就要求仵作,要懂得医理和一点解剖学。一旦发现尸体的异样,比如骨头发黑,是中毒迹象;死者身上有各种创伤,仵作要有看出来的本事。而在验尸过程中,仵作的工具是十分有限的,检验死者必须要用手去查看。
而且《洗冤录》中记载:切不可令仵作行人遮蔽阴茎、产门之类,大有所误。还要仔细看验头发内,肛门、产门内,怕有铁钉或其它东西在内。也就是说,仵作必须克服心理负担,往往还要忍受尸体发出的恶臭,十分辛苦。在验尸的时候,仵作是口述尸体特征,又衙役记录,这样一般不够详细。所以,仵作在验尸结束后,还要负责将尸体的情况,大到所受创伤,小到毛发血液,都要详细写下来,给检察官看。因为《唐律疏义诈伪》中记载:
“诸诈病及死、伤受使检验不实者,各依所欺减一等,若实病死及伤不以实验者,以故人罪论。”
仵作如果在验尸过程中,忽略了重要的信息,影响办案,是要以罪论处的。所以,从事仵作的,一般都格外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