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九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平定嫪毐的叛乱,免除吕不韦的相职,令其徙处蜀郡;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
公元前390年[1] 包括: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晋烈公二十六年、韩列侯十年、赵烈侯十九年、齐康公十五年、燕简公二十六年、鲁穆公二十六年、宋休公十四年、越王翳二十二年、周安王十二年等十二个诸侯国年号。战国中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商鞅约生于此年。1、公元前390年简介公元前390年 ,包括: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晋烈公二十六年、韩列侯十年、赵烈侯十九年、...
公元前345年,周显王扁二十四年、赵肃侯五年,年代为丙子年,此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1、公元前345年历史背景公元前345年,周显王扁二十四年、赵肃侯五年,以下是本年发生的大事。绛中地坼 赵肃侯五年(前三四五),绛(今山西曲沃东北)中地坼(裂开)。2、公元前345年相关事件公元前354年,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魏国大军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围攻年余,赵国危急便向齐国求救。齐宣王命田忌为将军率兵救赵。田忌就...
公元前578年是:周简王八年,鲁成公十三年,秦桓公二十七年,陈成公二十一年,蔡景侯十四年,郑成公七年,宋共公十一年,楚共王十三年,齐灵公四年,晋厉公三年,燕昭公九年,卫定公十一年,曹宣公十七年,杞桓公五十九年,吴寿梦九年1、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泾阳北)击败秦军的作战。四年冬,企图东出争霸的秦国,乘中原局势动荡之机,联合其东北方的白狄...
公元前223年(楚王负刍五年),王翦、蒙武继续进攻,攻入楚都寿春,虏楚王负刍。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芈姓,,楚哀王之弟。哀王继位二月余,哀王异母弟负刍的门客杀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领兵伐楚,坚壁不出,待楚军调动之际,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湖北蕲春西北),楚将项燕被杀(一说自杀);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再度出兵攻楚,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秦王亲往樊...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二十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6年秦军攻燕都公元前226年,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
公元前316年,乙巳年,此时也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如:司马错灭蜀、取赵中都、西阳(安邑)、姬哙禅位子之、魏国迁都大梁、罗马人重新发动与萨莫奈人的战争等很多中外大事均发生于那年。1、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灭蜀。取赵中都、西阳(安邑)巴国、蜀国互相攻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王想出兵讨伐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韩国又可能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司马错建议他仍旧出兵伐蜀,张仪却说:“不如去征讨韩国。”秦惠...
公元前322年,己亥年,周显王四十八年,此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以下是该年发生的大事。一、公元前322年中国大事记1.魏惠王后元十三年,以惠施联齐之策无效,逐惠施,用张仪为相。魏惠王后元十三年,以惠施联齐之策无效,逐惠施,用张仪为相。他想让魏国臣服秦国,为各国带头,但魏王没有听从。秦王便派兵进攻魏国,夺取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介休西),又暗中送给张仪丰厚财物。惠施至楚,后又至宋,与庄子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