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福建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福建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福建人民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整编北上 浴血疆场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尤其是金门沦陷,“开始了华南的卢沟桥事变”。唇亡齿寒,福建危急。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共福建地方组织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积极促成国共合作抗日在福建的实现。在与国民党福建驻军及地方当局艰难谈判后,福建共有5000多名红军游击健儿当即整编为新四军,占当时新四军总数近一半。

  新四军二、三两个支队,基本上由福建人民子弟兵组成,他们开赴苏皖抗日前线后,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二支队在张鼎丞率领下,首战韦岗告捷,威震敌胆,被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称为“模范的第一军队”。此后,二支队又深入敌后,粉碎日伪军的多路围攻,先后取得小丹阳、水阳镇、官陡门、狸头桥等大小数百次战斗的胜利,击毙日军数百人,缴获大批军械。

  三支队六团在叶飞率领下,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抗日,开辟苏淮根据地。“江南抗日义勇军”西移后,在阳澄湖畔留下的36名伤病员和医务人员坚持战斗在芦苇荡,他们像一颗颗希望的火种,引起了燎原的抗日烽火。这一事迹后被排成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又被改编成《沙家浜》搬上银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支队五团在谭震林率领下,以英勇顽强的斗志,喋血塘口坝,胜利保卫了繁昌这一战略要地。新四军《抗敌报》为此发表了《保卫繁昌、屏障皖南的伟大胜利》的社论。三支队五团的英勇事迹,随着《繁昌之战》的雄壮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全国军民更加奋勇杀敌。在皖南事变中,这支令日寇胆战心惊的英勇抗日部队,却在国民党顽固派枪口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两千福建男儿的鲜血染红了东流山。他们的英名,像滔滔的闽江水千古流淌。

  不辱使命 屡建奇功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近3万名福建子弟兵,到达陕北的仅2000多人。这些幸存者大部被编入八路军各部,成为八路军骨干,分别战斗在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等敌后抗日战场。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福建子弟兵最集中的一个师。在平型关战斗中,该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和同是闽西人的团政治处主任罗元发,率部负责艰苦的敌后打援,歼灭日军3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接着又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此战震惊中外。

  八路军一二九师与一二〇师,也有不少福建子弟兵。在百团大战中,他们与所在部队一起,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投入这场战役。福建子弟兵直接参加了破路、打据点、伏击敌军等战斗,为百团大战胜利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福建子弟兵也大显身手。时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闽籍将领罗舜初,率部攻克重要据点40处,三次讨伐吴化文部,歼敌7000余人。担任新编抗日决死三纵队七团副团长的闽籍军官黄定基,在山西白庄地区连连伏击日军数百人的扫荡,击毁军车数十辆,被刘伯承、邓小平誉为“太行山的模范伏击战”。八闽优秀儿女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仇敌忾 守疆卫土

  日军侵占厦门、福州等地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据调查统计,当时福建全省人口有1240万,被日军残害死伤的达61万多人,流离失所的难民达47万多人,全省财产损失达176亿元。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富有反侵略传统的福建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福建的共产党组织以民族利益为重,广泛组织沿海民众建立抗日武装,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党领导的活跃于福清、长乐、平潭的抗日游击总队,在陈金来、陈亨源指挥下,连续取得了三溪袭击战和琅尾港伏击战的胜利,受到中共中央华中局嘉奖。连江抗日游击队与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也不断给入侵之敌以重创,威震闽海。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以永安为代表的福建抗战文化活动亦应运而起,蓬勃开展,共产党员在其中起了先锋模范作用。永安与战时的重庆、桂林、昆明互相配合,遥相呼应,成为国统区四大抗战文化基地之一,成为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刘少奇称赞中共福建省委抗战时期有“三大创造”。

  福州第一次沦陷时,日军企图进犯闽北,威胁浙赣。国民党第十三补训处即出动装备团,在大湖沿线阻击日军,与敌血战三昼夜,日军死伤600多人。日军全线崩溃,该团也伤亡30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福建守军陆军第五十二师4700多名官兵,奉命投入淞沪会战,战斗打得十分惨烈,该师几乎全部阵亡,返回福建时仅剩下400多名伤员。

  福建军民不屈不挠的武装抗日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民族解放的正气之歌。

  毁家纾难 支援抗战

  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乡。抗战时,三百万闽籍华侨心系祖国安危。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土地,激起海外华侨极大的民族义愤。为团结、动员南洋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闽籍爱国华侨陈嘉庚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该会的宗旨是: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一报九世之深仇”。号召侨胞节衣缩食,增筹款项,推销公债,以救济祖国抗战中之难民。

  在捐献财物行动中,许多闽籍侨领率先垂范。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除带头每月捐2000元以外,还购救国公债10万元。在抗战头四年,华侨平均每月捐款1350万元,每年达1.6亿多元,等于负担了当时抗战军费的一半,尤其是闽籍华侨,先后捐款将近1亿元。广大华侨还募集了大量物资运回祖国。到1940年4月止,华侨捐献的飞机达217架,其中旅居菲律宾的福建华侨捐献了36架。

  广大福建侨胞除了以巨大的财力、物力支援祖国抗战之外,不少华侨青年还告别妻子儿女,回国参战,许多人为国捐躯,壮烈牺牲。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率领抗日铁骑驰骋雁北而英勇牺牲,被中共中央妇委称为“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的闽籍抗日女英雄李林,有三次回国参战,最后战死疆场的闽籍华侨沈尔七。许多台湾同胞跨越海峡来到福建,与福建军民一道抗日,其中以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军和少年团尤为突出,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

  福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中,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将永远彪炳史册,永远激励我们爱国爱乡的满腔热情,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福建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