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3月,经过半年甲午之战的清军海陆俱溃。日军在侵占牛庄后,便立即派队进攻辽河下游平原的营口、田庄台。这里就是清军在辽东的最后战场。
决策失误 移兵主力营口防务空虚
营口位于辽河左岸,距牛庄有45公里,距田庄台有20余公里。1895年3月5日晨,日军在攻占牛庄后,便开始对营口进攻。在营口一带驻守着清军守将宋庆指挥的50余营及防守西炮台的水雷营、海防训练营。可就在两军相持的关键时刻,宋庆却作出了将主力移师田庄台,只留少数兵力驻守营口的错误决策。
3月4日夜,正在营口驻守备战的宋庆“连接吴大澄两点告急”称“田庄台相逼甚近”“四面空虚”,要其“派营来救”。于是,宋庆在得到清廷应允后,5日便将驻守在老爷庙、姜家房、东白庙子、西白庙子一带的主力拨付田庄台。仅在营口留有10个营,约4000余人,由奉锦山海关道善联指挥。宋庆移兵增援田庄台,造成了营口防守空虚,给日军留下可乘之机。5日上午9时,当日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立刻下达命令:各部队做好行军准备,明日(6日)进攻营口。
溃散而逃 日军兵不血刃占领营口
3月6日晨,日军第一师团兵分两路进攻营口:一路从大石桥出发,经金家屯、谷善向侯家油坊进发;一路从孙家岗子出发,至姜家房,向韩家学房进犯;同时还组成了由隐岐重节为联队长的前卫队。当前卫队逼近韩家学房时,清军立即从营口炮台向日军频频开炮。前卫队受到炮火阻截,只得停止前进,并派志歧中尉率一骑兵小队到营口以东一带侦察。当志歧骑兵小队与3名清军骑兵相遇时,清军骑兵竟一弹不发,驱马向营口市街奔去。日军骑兵紧随追击,并顺利冲入营口东门内。日军隐岐联队长见状,立刻率前卫队迅速攻入营口市街,并相继占领了营口各门和电报局,而其余部队则集结在东门内,准备与清军交战。此时,善联命蒋希夷率部迎击,但蒋希夷“藉词迁延不进”,随即带领各营北逃至石山站。善联又命哨官齐永升率团勇300余名迎战。双方接仗后,齐永升受伤坠马,团勇伤亡50余名。14时,善联见状以求援为借口,出营口逃赴田庄台。
在日军前卫队突进营口市街的同时,日军第二大队则开始占领营口西海岸炮台。当日军距炮台有400米时,乔干臣下令发炮还击,并引爆预先布设的地雷,炸死日军2人。日军随即调队增援,但因地形不利且布满地雷,只得停止进攻。3月7日凌晨,日军再次向西海岸炮台进攻,而袁珍所领水雷营士兵见状溃散而逃。随后,日军“绕至炮台后,循墙而上,守军惊溃”。10时,营口炮台失守。
田庄台血战 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
日军占领营口后,不给清军任何喘息机会,立即向田庄台进攻。而这一战,既是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是双方用兵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战。此时,集结于田庄台的清军已达2万人,但坐拥2万兵力的宋庆却没有充分利用地形进行布防,“既不西南扼河曲(辽河)、东北扼赴牛庄大道以截倭人前后来路,又不北顾石山站大道,以通后路声援,而拥数十营尽屯田庄台附近民舍”。而日军却在此布下第一军第三、五师团、第二军第一师团、91门大炮的强大阵势。
据《日清战争实记》记载:“共百余门大炮相互轰击,万条闪电从辽河两岸腾空而起,千百声霹雳在硝烟下轰鸣,乾坤一时为之震动,河神亦因之惊杀。”炮战之中,日军不仅火炮数量多且“炮轻易于运动,愈逼愈紧”,而清军则“击损及半,内有六尊已不堪用,炮目炮兵伤亡尤重”,渐渐抵挡不住。经过三日激战,清军腹背受敌,进退不得,虽奋力抵抗,但最终仍全部被围,田庄台失陷。
清军溃败 辽南战场防线全部瓦解
日军侵占田庄台后,大肆烧杀抢掠整整四天四夜,无辜百姓惨遭屠杀,千余间民房、商铺被焚被毁,辽南古镇一夜之间化为焦土,据《中日甲午陆战辽海战事》记载:“清军被俘两千多名,全被日军驱至田庄台街西,身洒煤油,尽数烧死,惨不忍言。”
田庄台失守后,宋庆等率军退往石山站,清军在辽南战场的防线全部失陷。至此,辽南所有城镇要隘悉数落入日军囊中,辽东半岛也全部陷于日军铁蹄之下。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8月4日 总第2643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