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郝维烈,男,1923年生,山西沁源人,1938年3月入党,同年10月入伍。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汉战役、保卫黄崖洞、血战关家垴等战役战斗,屡立战功。曾荣获华北解放、抗美援朝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及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和功勋荣誉章。
老战士郝维烈前几天,因摔了一下,采访只能在医院的病房里进行。年逾九旬,老英雄依然矍铄、健谈,对自己的戎马生涯记忆深刻,说到动情处,几次哽咽。
几经周折走上抗日道路
记者:老人家,抗日战争爆发时,您才13岁,是怎样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郝维烈:尽管家里不算富裕,还能勉强糊口,并无刀兵之灾。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全面侵华,年底攻陷太原,战火很快燃烧到家乡。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生活,怎么办?于是决心参军打鬼子、救家国。
当时家乡离八路军作战的地点很近,我亲眼看到八路军英勇抗日的情景,决定去参加八路军。1938年3月,我还不满15岁,在山西沁源县榆平村小学校经高全善同志介绍秘密加入了党组织,走上革命道路。
我一门心思想去前线打仗、打鬼子,但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娃娃,没人爱要,怕扛不了枪,还成累赘。再加上我是家里的唯一男孩,家里人说什么都不愿让这个“独苗”走。后来,我偷跑出来,与同乡一道,步行几十里,找到八路军,向队长孙生则、指导员梁建功反复求情,好说歹说总算留在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员。
后来,伯父郝鹏举找到了部队,说:“维烈要是不回去,那我也待在这里,我会做饭。”于是他便留下来当了炊事员。1939年正月,部队整编开拔,我的坚持终于得到了部队的认可,成了一名真正的抗日战士。
血战黄崖洞让我刻骨铭心
记者:老人家,7年的抗战经历,哪些是您难以忘怀的?
郝维烈:黄崖洞一战让我刻骨铭心。当时我是太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二营的战士,驻在黎城县黄崖洞,担负着警卫总部和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任务。
黄崖洞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八路军的兵工厂所在地,极其重要。1941年11月, 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气势汹汹地向黄崖洞进攻。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黄崖洞的南口。南口,是进入兵工厂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我们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依靠有利地形,打退敌人10多次冲击,打死打伤100多个鬼子。气急败坏的敌人,动用了山炮、燃烧弹和掷弹筒,一发炮弹击中七连的阵地,连长当场牺牲。一名年轻战士,冲到悬崖突出的部位,居高临下,一口气投了100多枚手榴弹;有个战士被打得肠子出来,仍坚持战斗,最后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经过8天8夜的战斗,我们歼灭敌人1000多人,伤亡166人,打出了八路军小米加步枪的威风。
由于日本鬼子对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军民生活非常艰难。1942年5月“大扫荡”,我们白天钻山洞,晚上出来活动,缺衣少粮,多日断炊,只得采野果、吃桑叶充饥,很多地方的树皮都被扒光了。这种最艰苦的状态持续8个多月,但大家斗志不减,积极参加反扫荡斗争。为了战胜困难,我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喂猪养牛,还有的做小买卖,跑运输。我纺过纱,捻过线,织过手套,卖过小鸡。庄稼熟了,军分区还组织我们同民兵一道抢收粮食。到了1944年,根据地情况好转,我们都穿上了新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