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907-978)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都城为钱塘(杭州)。
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Liú)是杭州临安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少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经过两次杭越之战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鏐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唐乾宁三年(896年),董昌称帝,钱鏐劝其放弃称帝无果,遂灭董昌,得越州。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公元904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钱镠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建立占据了两浙十三州地区,成为江浙一带颇有实力的割据者。
钱镠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吴越一隅偏安东南,吴越国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梁朝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
开国皇帝钱镠简介: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