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五代十国 > 南吴的政治体制 五代十国南吴国官制介绍

南吴的政治体制 五代十国南吴国官制介绍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
0

政治体制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南吴政权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中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名分。

藩镇体制: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虽已割据自立,但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朔,为唐朝藩镇,仍使用唐朝年号;

王国体制:从吴武义元年(919年)到武义二年(921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与唐朝断绝君臣关系,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为国王;

帝国体制:从吴顺义元年(921年)到天祚三年(937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为帝国,统治者为皇帝。

官制

史料中并没有专门对吴国官制的记载,但是结合史料和吴国不同时期的政体情况,可知:

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时段内,吴国政权名义上仍是唐朝的一个藩镇,官制从唐朝官制;天祐十六年(919年)夏,吴王杨渭登王位,改年号为武义。修建宗庙和社稷坛台,设置朝廷百官,宫殿的礼乐典章全用天子的礼制,任命徐温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东海郡王,任命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仍然领管江州团练使,任命扬府左司马王令谋为内枢密使,营田副使严可求为门下侍郎,盐铁判官骆知祥为中书侍郎,前中书舍人卢择为吏部尚书兼太常卿,掌书记殷文主为翰林学士,馆驿巡官游恭为知制诰,前驾部员外郎杨迢为给事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南吴的政治体制 五代十国南吴国官制介绍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