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宝岛台湾被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日本侵占台湾后设立“总督府”作为最高统治机构,建立和强化警察制度、司法制度及地方保甲制度,对台湾人民实行残暴统治;攫取台湾人民土地,进行疯狂经济掠夺。台湾人民不畏强暴,从被割让的那一刻起,就展开了反抗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一直到1945年8月,前后长达50多年。
1895年5月,在清政府派李经方办理割台手续和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率舰南下抵台之际,台湾士绅丘逢甲等人为抗日保台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临时政权,试图以“自立”方式抵制日本侵台。它在发布的文告中表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改省为国,仍隶清朝”、“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他们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丘逢甲为全台义军统领,刘永福为大将军,更改官制、国旗、印信和文告,定年号为“永清”(永属“大清”之意),领导台湾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开展大规模武装斗争。唐景崧、丘逢甲领导的台湾北部和中部抗日斗争相继失败。驻守台南的刘永福拒绝被推任“民主国”总统,但以“台湾民主国”镇守台南帮办军务名义在台南恢复权力机构,发行纸币和邮票,率黑旗军与义军和新楚军协同作战,在新竹、大甲溪、苗栗、彰化、斗南、嘉义、云林和台南一带痛击日军,最终因军械粮秣俱绝,坚持抗日斗争5个月后被迫退返祖国大陆。到台南失守止,台湾军民共毙伤日寇3.2万人。此后,陈秋菊、詹振、柯铁、柯合、黄国镇、简大狮、林少猫等台湾各地抗日军民,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在台北、台中、台南地区建立根据地,经常进攻日寇营房,袭击日寇官署,抗击日寇疯狂扫荡。直到1902年5月,林少猫抗日民军在“后壁林之役”被日寇剿灭,台湾大规模抗日游击战才宣告结束。在经历短暂低潮后,受祖国大陆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影响,台湾人民又掀起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从1907年至1915年,台湾人民共举行10余次起义,其中著名起义有:1907年11月蔡清琳发动的新竹北埔起义;1913年12月罗福星发动的苗栗起义;1914年5月罗臭头发动的嘉义六甲起义;1915年7月余清芳、江定发动的噍吧年起义等。在日帝殖民统治的前20年中,台岛起义烽火连绵不息,真可谓是“三年一小战,五年一大战”,由此谱写出了一曲撼天动地的民族正气之歌,充分体现台湾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五四”运动后,台湾人民进一步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以文化方式反抗日本“皇民化”殖民统治,并与祖国大陆革命斗争密切联系,成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重要一环。台湾进步青年学生纷纷组织革命团体,台湾各地工会和农会纷纷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台湾籍共产党员在上海成立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台湾民众党”也登上政治舞台,台湾各种政治力量迅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局面。各种工潮、农潮、学潮此起彼伏,台湾同胞民众意识不断高涨,猛烈冲击着日本殖民统治。台湾高山族同胞不堪忍受日本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举行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捣毁10余处日寇警察所,与6000余名日寇激战20余天,毙伤日寇数百人。日本殖民当局调动大量军队,动用飞机、大炮和化学武器,野蛮地屠杀起义的台湾高山族同胞,有900余名高山族同胞被日寇杀害。日寇的残酷暴行当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日本政府被迫撤换台湾总督及有关人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统治者全面镇压台湾的民族民主运动,实行疯狂的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惨遭杀害。然而,台湾人民并没有被征服,继续以各种形式同日寇展开斗争。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宣布台湾进入“战时体制”,加强对台湾残暴统治。1937年11月,在台湾共产党领导下,宜兰等地700余名矿工集体暴动。高雄、六甲等地也相继发生反战暴动。1939年,1000余名被征兵的台湾壮丁不愿意充当日本侵华战争炮灰,他们领到枪械后在高雄哗变,日军进行残酷镇压,600余名台湾壮丁被杀害。其它地方也有类似事件发生。1944年10月,台北帝国大学学生蔡忠恕等200余名学生密谋起义,准备收复台湾迎接抗战胜利。日本宪兵逮捕1000余人,蔡忠恕等死于狱中。
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高潮中,许多台湾同胞奔赴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战争,他们于1939年2月成立台湾义勇队,1942年改为台湾义勇总队,1945年成员达到381人,编为4个支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和对敌政治工作,从事战地救护和医疗,协助生产军火、樟脑和药品,组织台湾少年团,培养青年干部,发起台湾复省运动和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1945年9月、10月,台湾义勇总队陆续返回台湾,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和保管物质。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中,为抗击日寇而牺牲的台湾同胞达到65万余人,被日寇杀害的台湾同胞仅仅在最初10年中就达50万人以上。台湾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和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做出了不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