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战时中国 > 抗战中的艺术高地——管埠

抗战中的艺术高地——管埠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
0

  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是韶关乐昌的小村庄——管埠的高光时期。

  这里是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办学的地方,现在打造成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一部分。

  小小的村庄,汇聚了一批艺术大师:马思聪、王慕理夫妇,穆木天、彭慧夫妇,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许幸之,洪深,黄友棣,符罗飞,刘仑,唐英伟……

管埠村中,马思聪、王慕理夫妇雕像

  伟大的艺术家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从音乐、绘画、文学、木刻和戏剧等方面开展艺术创作,用五线谱、画笔、刻刀和剧本当抗日武器,在国难中守护着民族精神,铸造出坚毅的灵魂。

  这里炮火连天,却弦歌不缀;这里是山村野舍,也是艺术高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管埠,追寻抗战时期岭南学人们的奋斗史,学习他们守护民族文化,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战中的艺术高地——管埠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