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早在七七事变之前的1931年,东北大地抗战的烽火就已经点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前的六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对日抗争从自发走入自觉,通过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将各界力量整合起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对日军的重重围困,他们孤军奋战于林海雪原。虽然装备落后,虽然寡不敌众,但他们依然无畏前行,拼死抵抗,支撑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信念和信心。
这段抗战历史,值得被铭记;这些英雄事迹,值得被传颂。
誓死不做亡国奴
在吉林省通化市,提起抗日英雄王凤阁,几乎每个人都能讲上一段他毁家纾难杀日寇、带着全家上刑场的悲壮故事。在老百姓的心中,他是“最有血性的关东汉子”。
“在很多人印象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轻轻松松占领了东北。事实并非如此。”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孙太志说,九一八事变后,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发生了激烈而顽强的抵抗。辽宁一些学者也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并非未放一枪一炮,沈阳北大营当晚就发出了奋起还击的枪声。
据孙太志介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广大民众和部分东北军军官冲破不抵抗命令,纷纷奋起抵抗,依兰镇守使李杜、东北军第25旅旅长张作舟、东北军第26旅旅长邢占清、呼伦贝尔地区警备司令苏炳文、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等东北军高级将领,以及王德林、唐聚五、邓铁梅等东北军中下级军官纷纷举起义旗,组织起了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军、抗日救国军、国民救国军等诸多名目的抗日武装。
一时间,东北大地风起云涌,抵抗高峰时有30万之众,其中有不少父子、兄弟、夫妻,甚至全家上阵的英雄。这其中就包括王凤阁。
在通化市玉皇山上,抗日名将王凤阁的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王凤阁是土生土长通化人,家境富裕。九一八事变后本可以当个顺民,但是,自小就有“精忠报国”抱负的王凤阁宁死不当亡国奴,1932年在通化成立辽东民众义勇军,自任司令,抵抗日寇。
据当地党史部门介绍,王凤阁很崇拜杨靖宇,他的部队作战能力也很强,曾多次与抗联杨靖宇部联合作战,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日军不惜动用飞机和毒气弹进行围剿。1937年春,王凤阁作战被俘。
吉林省通化市东北抗联纪念馆里有一处场景,还原了王凤阁受伤被俘暂押地的情形。英雄高扬着头,双手反剪,被钉在磨盘上。
临刑前,王凤阁至死不跪,日军强行将他按坐在地,用战刀砍掉了他的头颅。
在东北,像王凤阁这样的义士不计其数。记者查阅民政部公布的首批和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有不少东北义勇军将领。如孙铭武、邓铁梅、孙永勤、高鹏振、王德林……
近年来有媒体考证,《义勇军进行曲》的最初素材就来源于东北义勇军。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东北各路义勇军相继失败。一部分将领退守关内后通过各种方式坚持抗战;一部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开展了更为顽强的抵抗。
抗日中流砥柱
1929年夏天,抚顺煤矿的矿工中新来了一位年轻人,大高个,高颧骨。他耿直、热心,矿工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张大个子”。这位大个子就是后来的抗联名将杨靖宇。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共已经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今天,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有一位振臂高呼的青年,他的原型叫马骏,是吉林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中共在沈阳成立满洲省委(后迁至哈尔滨),刘少奇曾任满洲省委书记。杨靖宇就是这一时期被他派往抚顺煤矿从事工人运动的。
孙太志说,在以往众多论著中,当谈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多是着力突出“9·20宣言”(中共中央1931年9月2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当夜,身处抗日战争最前沿的满洲省委来不及请示中央,连夜起草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并于次日发表。“9·19宣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侵略的第一时间就果断站在了抗战起点上。
紧接着,我党派出一大批有知识、有抱负的优秀党团员和积极分子,投身东北抗日战场,着手建立自己的抗日武装。杨靖宇就是这时候来到东北的,从此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孙太志说,对东北义勇军进行团结改造是当时满洲省委的重要任务。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周保中、赵尚志等都曾经参与义勇军的团结改造工作。很多义勇军首领愿意和中共合作抗日,有的还加入了共产党。
报号“双龙”的东北抗联第十军军长汪雅臣就是从“绿林好汉”成长为民族英雄的。九一八事变后,他拉起山林抗日武装,人称“双龙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空前大讨伐,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有的被击败,有的屈服投降。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东北人民革命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战斗中发展壮大。
后来,汪雅臣和赵尚志的部队取得联系,将自己的部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不久,汪雅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领的队伍骁勇善战,令日军十分头疼。汪雅臣壮烈牺牲后,他手下的一支队伍坚持扼守九十五顶子山根据地直到抗战胜利。
在团结改造义勇军的同时,中共也在着手建立自己的抗日武装。从最初的抗日游击队到东北人民革命军,再到东北抗联,一路成长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运动的中流砥柱。
热血沃黑土
吉林省汪清县的金春燮老人,每年清明都会去当地的烈士陵园祭奠。汪清县曾是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发生过105场抗日战斗,600多名抗日将士长眠于此。金春燮老人退休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烈士树碑立传。
童长荣纪念碑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童长荣是原中共东满特委书记,1934年在对日作战中牺牲,是中共较早为抗战牺牲的高级干部。
“一个安徽人,千里迢迢来到东北抗日,牺牲时才27岁。”每次提起烈士,金春燮老人都湿润了双眼。童长荣是一位“儒将”,他在日本留过学,还是“左联”发起人之一。深厚的理论素养、出色的文笔和早年留学经历,使童长荣在对敌斗争中更有远见卓识。
他注重团结日本反战人士,用日文书写了大量标语传单,“你还记得离家时母亲的眼泪吗”“你的妻子和孩子在盼着你们活着回去”,触动普通日本士兵思乡厌战情绪,有力瓦解了敌人的士气。汪清县至今流传着不少日本士兵悄悄给抗联送弹药的故事。
最打动金春燮的是童长荣对信仰的忠贞。“从上海到河南,再到大连,最后到东满,他的官越做越小,工作环境越来越差,但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童长荣多年肺病缠身,几次大口吐血。金春燮说:“他本来可以选择条件更好的地方,但是他始终坚持留在东北抗日一线。牺牲时,整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孤绝”亦“壮绝”
走进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园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14支指向空中的步枪尤为醒目。14支步枪,代表14年的“苦绝”“孤绝”“壮绝”。
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是艰苦卓绝的十四年。
抗联老战士单立志曾回忆道:“……人是先从脚往上冻,最后脑袋都冻坏了,走着走着抱着树就痴呆了。还有知觉的人让我们给他一枪。可是谁能忍心给他一枪呢?有的活活被冻死。那时,牺牲容易,坚持下来难。难过的时候真是很羡慕战死的战友们。”
对东北抗联来说,敌人的疯狂围剿和经济封锁是艰苦的,弹尽粮绝、挨饿受冻是艰苦的,长时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孤悬敌后,更是苦中之苦。从1934年开始,东北抗联先后与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失去联系。
抗联专家刘贤介绍,日伪报刊和我党在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是杨靖宇了解国内外抗战形势、获取党中央精神的重要渠道。他不仅亲自筹建秘密交通站传递《救国时报》,还组织捐款支持该报出版发行。
在吉林省靖宇县,刘贤曾采访过杨靖宇的秘密交通员马良。老人回忆说,有一次他把《救国时报》藏在帽子里,过卡子时发现日伪军盘查很严,他赶紧买了几个油炸糕,用报纸包上边走边吃,混过了检查。杨靖宇拿着油腻腻的报纸看得依然很用心,还夸他机灵。1936年,杨靖宇从日伪报刊上得到中央红军东征对日作战的消息,曾两次派部队西征。刘贤推测,他是想与由陕北向长城移动中的抗日红军取得联系,直接接受党的领导。
孙太志介绍,党中央也十分关心东北抗联,一直想方设法派人赴东北,长征胜利后还派遣八路军支队向冀东、热河挺进,试图与东北抗联取得联系。1937年末,中共中央为准备召开七大成立了25人的委员会,杨靖宇名列其中。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专门向东北抗联发出致敬电,电文最后称“东北抗日联军及一切抗日义勇军万岁!”……
东北抗联孤绝、苦绝,亦壮绝。壮,不仅是不畏死,还有热爱生。
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前,始终带着一只口琴。
在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附近的深山里,有一块特殊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个棋盘,沧桑而破旧。据当地党史部门考证,80多年前,东北抗联的战士们曾在此对弈。棋盘石的下面,刻着“五月住大山”“天下太平”。
那些刻下字的战士没有留下名字,但后人总会在这棋盘石旁多停留一会儿,遥想那些抗联战士们,在偶尔的闲暇时下棋,在悠扬的口琴声中遥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