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战役 > 淞沪会战:以身报国 誓不生还!

淞沪会战:以身报国 誓不生还!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望海潮

  淞沪会战追忆

  ■丁增义

  春申江畔,苏州河口,黑云逼压危楼。风卷海腥,桥端列阵,拥旄百万貔貅。残月照吴钩,看瘴气西裹,怒涌心头。枕戟无眠,且待一战削前仇。

  狼烟漫袭兜鍪,恨倭夷犯境,兵火难收。持节仰天,匈奴未灭,平生热血东流。忍顾霸王谋,不肯过江左,万里神州。壮士沙场效命,安只为封侯?

  抗日沙场皆热血

  于吴淞口岸伫立远望,满眼是浩浩汤汤的江水,奔涌东流入沧海;在苏州河畔溯史观澜,举目是赤诚报国的热血,涓滴汇聚成汪洋。

  直面波涛,与水为伴,上海这座城,看过了太多的潮落与潮涨,也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与风浪。自近代以降,外宼倚仗船坚炮利,一次次从这里打开国门,带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无尽创痛。中华儿女一向怀有“但愿海波平”的希冀,但在遭受侵略时,从来不乏“沙场为国死”的勇毅。炮台无声,却用累累弹痕默默记录下一代代中国守军的浴血奋战;江海不语,却用如镜水面忠实倒映出数之不尽华夏先辈的英勇抵抗。

  水,支撑起城的气魄,也串联起人的记忆。78年前,河港纵横的淞沪,犹如一个巨大的“血肉磨坊”。从金山卫到泗塘河,从花园桥到蕰藻浜,到处都是阵地,满目皆为战场。在这里,“姚子青营”死守宝山;在这里,“八百壮士”血战四行。百日鏖战,在长江三角洲的平原沃野,70余万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弥补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无数军民的奋勇血战,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战火虽灭,历史不忘。回望1937年的上海滩,抗日将士的热血洒落在十里洋场,洇散成永不磨灭的历史烙痕——“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淞沪会战:以身报国 誓不生还!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