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创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结束,历时五年半,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吸收华中和江南革命知识青年最多,坚持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击战争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
1939年初,由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开辟商丘、毫县、永城地区,部队积极对敌作战,得到很大的锻炼和发展,经过整编,组建了三个团。同时,为培养基层干部,建立了随营学校,有学员200人左右,这就是抗大第四分校的前身。
随着豫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抗日武装的发展与扩大,干部问题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央决定将第六支队随营学校扩建为抗大第四分校,并命令抗大总校组织一支200余人的华中派遣大队到六支队,加强第四分校的领导与教学力量。
1940年3月18日,抗大四分校第一期在安徽省涡阳县北麻冢集举行开学典礼,学员有500多人,分校领导干部大多由第六支队首长兼任: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任副校长,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由方中铎任教育长,负责分校的日常工作。当时,由于抗大总校第一华中派遣大队尚未到达,学校干部太少,特别是有教育经验的干部更少。有好多连队只有一个干部兼任连长、指导员、支部书记三职,教员更感缺乏,全校仅有一名专职教员,大部分都是支队和当地党政机关的干部兼任教员,因他们本身工作忙,难以全面兼顾教学工作。
6月1日,分校开学不久,支队首长为检阅在新兴集一带集中整训的八个团和抗大四分校的训练成绩,在新兴集举行了纪念“五卅”万人大会。不料日军闻讯出动了1000余人的快速部队,分四路包围新兴集,妄图对我突然袭击。在这紧急关头,彭雪枫司令员果断地指挥部队和抗大学员,顽强地进行反击,歼敌200余人。当晚即将敌击溃,分校安全转移,这是四分校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战斗考验。
抗大总校派出的第一华中大队200余名教职员,在大队长刘清明、政治委员李干辉等率领下,于1940年4月9日从晋东南的蟠龙镇出发,通过日、伪军重重封锁的平汉、陇海铁路线,于6月底到达第四分校。这时,上级任命刘清明代替方中铎为教育长,李干辉为政治部主任,其他干部和教职员都分配到校部和学员队中去,大大加强了四分校的领导和教学力量。
第一华中派遣大队来到四分校后,学员数量增加到1000多人,共编为三个大队,九个队,其中包括一个防化学队和一个女生队。这些学员一部分来自六支队的军事、政治干部,而大部分则来自河南、安徽等沦陷区的革命知识青年。根据知识青年较多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按抗大总校第四、五期的方案,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等基本理论课和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及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等军事技术的基本知识课程。由于学校驻地距离日、伪据点只有二三十里,常常可以听到炮声,而且还有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和土匪到处扰乱。为了适应战斗环境,分校提出了“加强军事生活,加强战斗准备”的口号,每个干部、学员都发了枪,全校武装起来,加强战斗训练和演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个大队(营)在夜间紧急集合只需八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连炊事员一起从各个村庄跑到预定地点集合完毕。这_年8月1日,全校举行一次战斗演习,成绩很好,深得支队领导的赞扬。
第一期经过六个月学习,于9月15日毕业,除了中途陆续分配工作返部队以外,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学员共600余人,其中57 %分配到新四军部队,23%分配到地方政权机关,11%到民运工作部门,6%为财政税收人员,3%分配做妇女工作,初步解决了豫皖苏边区部队与地方机关缺少干部的困难。
二
第二期于1940年11月7日在麻冢集附近的一个村庄开学。这时六支队已改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彭雪枫,仍兼四分校校长。学员既有部队和地方干部,又有外来的知识青年,约900人左右,编为两大队,七个中队,其中三个部队干部队一个地方干部队三个知识青年队(其中一个女生队)。
皖南事变后抗大四分校面临日、伪军“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艰苦环境,根据彭雪枫司令员“一面进行教学、一面准备战斗”的指示,把学校暂时分成三个梯队,每个梯队300人左右,由分校领导干部带领,在河南省永城县以东和东南地区,采取分散隐蔽活动的办法同敌人周旋。这时,学校流动性更大,白天分散隐蔽,晚上向另一驻地转移,如果预计在一个地方可能住一天以上,就更加抓紧教学。所以,干部、教员、后勤炊事人员和学员都很紧张、艰苦。
1941年2、3月间,当日军的疯狂“扫荡”被粉碎后,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部又狂进攻,步步进逼。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新四军第四师奉华中局和军部的命令,撤出安徽省涡河以南地区,转移到津浦路以东巩固皖东北根据地。
1941年5月2日晚,四分校奉命随十一旅通过宿(县)蒙城公路日伪军据点封锁线,转移到蒙城北面的苗庄待命东进。不料,3日晨突然发现国民党李品仙部两个骑兵团正渡过涡河向苗庄逼近,形势十分危急。教育长刘清明从全局考虑,令第一大队第一队牵制敌人,阻击两个小时,掩护校直属队和女生队向十一旅靠拢。第一队是军事队,110多名学员都是部队选送的营、连干部,其中还有十几名红军干部,战斗力很强,但这一带是平原地区,有利于敌骑兵的运动,地形对我十分不利;而且战斗刚打响,据守村口的全连唯一的一挺轻机枪就出了故障,火力大大削弱。面临一场激战,一队同志坚定沉着,发扬抗大“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以屋顶、树干和墙基为依托,用步枪、手枪和手榴弹顽强地抗击敌人。激战一个多小时后,一队伤亡很大,弹药也耗尽了。在这危急时刻,指导员杨致平带头以红军为主组成的手枪班,甩掉手枪,接过牺牲同志的步枪,带头跳下屋顶,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霎时,全队士气大振,学员们个个犹如猛虎扑食,在麦地里与敌人经过两个多小时殊死搏斗,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掩护校部直属队和女生队安全转移了。此时,因敌众我寡,一队的绝大多数同志都壮烈牺牲,只有指导员杨致平等几个重伤的同志在敌人撤走后,校部派人打扫战场时,才被抢救回来。在2月至5月三个月的反“扫荡”和反顽战斗中,四分校伤亡二三百人,损失很大,但全校同志经受了一场严峻的战斗考验与锻炼,更加坚强了。一队同志们的英勇牺牲精神广为传颂。
5月中旬,第四师师部转移到津浦路东后,与原在这个地区活动的张爱萍、韦国清率领的第九旅汇合,组成淮北军区,彭雪枫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师部驻在江苏省洪泽湖西岸的半城集(今雪枫镇),分校奉命驻淮南地区的永丰镇。这里的环境较津浦路西安定,战斗空隙较多,分校抓紧这个时机积极进行教学,9月间,第二期学员毕业,分配到部队及地方机关工作。
三
1941年10月初,四分校由永丰镇西渡洪泽湖移驻距师部驻地半城集仅四、五里地的祖姚庄。10月27日,第三期就在祖姚庄开学,学校领导干部基本上没变动;因李干辉调部队工作,由张明河继任政治部主任。这一期学员有从部队抽调来的干部,有从根据地报名招考的当地知识青年,也有从上海、南京、广州等江南沦陷区投奔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这一期学员数略有减少,为精简机构,取消了大队一级的领导机构,校部直属六个学吊队,其中有一个上干队,都是部队团、营级干部;两个连、排级干部队(包括军事、政治各一个队);一个地方招收的学生队;一个青年队,一个女生队,共约700人左右。当时,分校靠近师部,有关敌情动态,师部都及时通报他们。这样,学校的流动性就减小一些,可以致力于教学工作。
1942年春,中共中央号召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分校党委立即动员全校人员积极参加整风学习,重点放在科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一开始,淮北军区邓子恢政委就亲自到校作动员报告,军区政治部派出工作到学校帮助工作。全校教职学员,一面学习中央有关文件,一面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边学边整边改。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家的马列主义水平,增强了斗志,加强了团结,促进了教学,使全校呈现一派新气象。1942年5月,第三期学员毕业。
四
1942年7月,因分校驻地北面泗县、灵璧、泗洪等县的日、伪军调动频繁,似有进袭半城地区的迹象。第四师师部及直属队全部南移到泗洪县的仁和集,分校也随师部转移到泗洪县洪泽湖西岸边的鲍集镇,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不久,由于原驻淮宝县(即淮安、宝应两县边界的根据地)的第二师第五旅转移淮南根据地,四分校奉淮北军区之命东渡洪泽湖到淮宝县接替第五旅的防务,与淮宝独立团互相配合,坚持敌后斗争。
淮宝县西靠洪泽湖,东临宝邮湖,南濒淮河,县境之内小河纵横、稻田密布,是个水网地区,不利于日、伪军大兵团的活动;只有北面淮安、淮阴是日、伪据点的中心,敌人如向南“扫荡”,至高良涧一带约一天路程,是分校防卫的主要方向。这个地区,物产丰富,盛产稻米,系淮北根据地的“粮仓”。四分校接替第五旅防务之后,一方面与淮宝县委和县独立团密切协同,组织侦察网和沟通电话联络,互通情报,监视北面日、伪军的动向;一面组织、武装群众,加强军民联防,使学校扎根于群众之中。为了肩负教学与作战双重任务,分校训练部兼行作战部的职责,一部分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学,加强学员的军事训练,一部分干部分管作战与情报工作,随时作好反“扫荡”的准备。
1942年9月,第四期在泗洪县鲍集镇开学。这一期除了抽调部队干部入学培训和继续吸收少量江南沦陷区的知识青年外,’为了大量吸收根据地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入学,抗大四分校在根据地内公开招生,到处张贴“招生通告”,很快地招收了200多名学员,开办了一个普通科。这个普通科带有抗大;预科性质,为解决一部分青年怕参军打仗的思想,课程设置与本’科稍有区别,着重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并安排部分文化课程,主要是提高这些青年的政治觉悟,激发其抗战热忱,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愿意参军者即转入本科继续学习。事实说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两三个月后,绝大部分学员均自愿转入本科,插入军事队或政治队学习。
1943年初,淮安、淮阴的日、伪军对淮宝县地区进行“扫荡”,侵占鲍集镇东北方20余里的高良涧。上级为保存分校的骨干力量,令淮宝与淮泗县的独立团利用水网地带与敌周旋,四分校当晚全部渡过淮河,返回过去曾驻过的永丰镇。敌人进占高良涧后,大肆烧杀抢掠,但畏惧水网地带我军设伏,不敢贸然冒进。四分校看敌人南下的可能性不大,随即返回淮河北岸沿线,以学员队为单位,分散进行教学,并作好开展游击活动的准备。这一期,四分校就处在这种“扫荡”与反“扫荡”的战斗环境中,坚持于洪泽湖畔的水网地带与敌人周旋,边学习边战斗,并利用淮宝地区自然条件好的特点,进行生产,种粮种菜,打鱼捞虾,养猪养鸡,不仅改善了学员的生活,还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
1943年7月,四分校进行精简,缩小分校编制,原教育长刘清明调任第九旅参谋长,由陈锐霆任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政治部缩编为政治处,由邱一涵任政治处主任。学校继续在洪泽湖一带坚持办学。1943年底至1944年初,第四期陆续毕业。
1944年春,分校开展整风运动。为了让教职员集中精力学习,在这期间暂停招收学员。干部整风结束后,分校继续招生,第五期开学。这一期的学员大部分是部队干部,主要开展整风运动。这是继1942年进行整风学习之后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淮北军区和分校领导对整风运动非常重视,军区邓子恢政委亲自到分校作整风报告,全校同志在深入学习整风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开展思想互助,这对于他们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于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全军区同志为之哀恸。为了纪念彭雪枫,10月12日,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作出决定,将抗大第四分校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但当时为了第四师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战斗的需要,彭雪枫牺牲的噩耗只传达到团以上干部,对外严守秘密,所以这个决定暂时没有公布,四分校仍沿用原来的校名。
1944年底,苏皖边区形势好转,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望。为了迎接战略大反攻,急需培养大批干部,为此,四分校奉命扩编了三个大队,吸收学员1000余人,这是四分校的第六期。这一期由新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兼校长,邓子恢政委兼政委,张震参谋长兼副校长,并任命冯文华为专职副校长。
1945年3月24日,在洪泽湖以西半城集附近,举行抗大第四分校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宣布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1944年10月12日的决定,将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张爱萍校长亲临大会,主持更名典礼,号召大家继承彭雪枫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为创造千百个雪枫式的干部而努力。1945年4月12日“雪枫军政大学”第一期(即四分校第六期)学员于张塘附近举行毕业典礼,分赴各部队参加对日本侵略军的最后一战。1945年5月,“雪枫军政大学”第二期(即四分校第七期)开学,原教育长刘清明从第九旅调回任副校长,继续培养部队的军政干部和从江南来的知识青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抗大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雪枫军政大学”与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苏中公学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
抗大第四分校(包括“雪枫军政大学”)先后五年半,共办了七期,为新四军和党政机关培养了四五千名军政干部,它的主要特点除了上述坚持在平原游击战争的环境中艰苦办学,培养大批人才外,还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它始终带有随营学校的性质,在新四军第六支队(后为第四师)党委和首长直接领导下,为部队和地方机关培养干部。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肖望东、张震等都十分关心分校的成长,亲自兼任分校的领导职务,每期学校开学,毕业典礼,这些领导同志都亲临大会讲话,在第一期开学典礼上彭雪枫同志要求学员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以此勉励大家成为军政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他和邓子恢、张爱萍等领导同志还经常深入分校检查指导工作,亲自给学员作报告,检查、考核学员的学习成绩,指导他们进行军事演习,指挥他们作战,并亲自领导分校开展整风运动,使学员通过斗争实践增长才干。张震除具体分管学校的工作外,还曾担任过分校的战术课程,以生动的战例,精辟的分析启发学员,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由于分校有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所以能经得住战斗考验,在日、伪、顽夹击的艰苦斗争条件下,茁壮成长。
二、认真贯彻党中央《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利用靠近上海、南京等江南大城市的有利条件,从第一期开始就到处张贴抗大的“招生通告”,并在第四师创办的《拂晓报》上经常介绍抗大的战斗、学习与生活,吸引沦陷区和根据地的革命知识青年到新四军来,几乎每期都有知识青年队,少者二三百人,多者六七百人。分校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减租减息等农村工作,让他们访贫问苦,进行阶级教育;让他们帮助群众办识字班,搞宣传工作,通过这些社会政治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与工农群众建立感情,逐步做到知识分子工农化,成长为共产党员和党的优秀干部。这批干部有的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大部分仍然战斗在各个战斗岗位上,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