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经历回忆 > “亲历者口述战争”系列之一:战斗英雄郭兴的抗战传奇故事

“亲历者口述战争”系列之一:战斗英雄郭兴的抗战传奇故事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物小传:郭兴,1924年出生,1940年参加革命,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原型之一,著名抗日英雄。抗日战争中,他率领的武工队被晋冀鲁豫军区授予“郭兴模范武工队”称号,个人被太行军区授予“一级杀敌英雄”称号。他组织指挥过大小战斗100余次,获抗日战争勋章、解放战争勋章、抗美援朝“自由独立勋章”,历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北疆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86年离休,2014年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提起敌后武工队,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电影《平原游击队》,想起那位智勇双全、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李向阳。我不是李向阳,电影中的李向阳使双枪,那是百发百中。我没那么厉害,我也就是10发7中吧!这在当时已经被叫做‘神枪手’啦!李向阳毕竟是电影人物。但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部分抗日故事确实与我的经历很相似。

  我叫郭兴,1924年出生在河南省辉县市高庄乡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立志要当一名教书先生。1938年,日军在我的家乡实行‘三光政策’,杀人放火很厉害。80年过去了,日军的暴行像刀刻般印在我的记忆中,现在想起来仍像发生在昨天。我对日本鬼子特别仇恨,不仅是我,我们村里人都特别痛恨日本鬼子。

  1940年的一天,参加百团大战的一支八路军队伍路过我的家乡,对乡亲们宣传抗日。我瞒着父母,与同乡的15名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军。但是指导员只要他们却不肯要我,因为我还没有枪高,这让满腔热血的我不能接受。我跟着队伍跑了一晚上,等到指导员发现的时候,已经从河南到了山西。由于队伍还要继续前进,指导员只好把我托付给当地县政府,被分到山西省平顺县抗日政府当通信员。我读过几年书,又很聪明机智,不到17岁就当上了当地公安队的队长,带领着60多人的公安队伍。之后不久,太行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发现我比较能干,就把我调到了身边。

  1941年,日军在华北地区集结重兵,推行强化治安运动,不断蚕食、扫荡,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局面开始恶化。为扭转此不利局面,从1941年夏,华北八路军针锋相对,各部队先后派出武装工作队团、武装宣传队和成建制的小分队,分赴日本占领区的后方,宣传民众,镇压汉奸,破坏日伪的“治安计划”和重要军事设施、物资,争取和瓦解日伪军,有效地配合正面作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中国中央北方局将其统一称为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

  勇夺敌枪 首战告捷

  1942年1月,皮定均司令员派我当太行军区五分区武工队队长,到敌后开展斗争。皮司令员给我分了1个班长、2个战士,配发了2支步枪、5发子弹和8颗手榴弹,并下达“作战指标”:半年内组建起七八十人的小连队;一年内消灭105个敌人,其中必须包括5个日本军人;一年内缴回100条步枪和2挺机关枪。我对完成这个“指标”充满信心,当即立下了军令状。

  刚开始的几天,我并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只是带着3名战士到处东躲西藏,最后没有办法,在班长的家里暂时住了下来,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对4个人3把枪如何开展工作感到茫然无措,思来想去终于想通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敌人的手里夺枪,有了枪,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说来凑巧,第二天清晨,我还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班长的弟弟说来了3个兵,我马上爬了起来问道:三个兵背了枪没有?班长弟弟说:都背了枪。头一次与敌人正面交手,我心中不免紧张,但转念一想,夺枪是皮司令员交下来的任务,害怕也得干。

  我来到3个伪军吃饭的那个房间,班长和一个战士把住东西两个门,我到门口一看,那三个伪军正抱着枪端着碗吃饭,于是把怀里的枪一掏,冲进屋子大喊一声“举起手来”。伪军班长反应很快,随手抓起怀中的步枪,刚要扣扳机,2个战士冲过来,三下五除二把枪夺下来,另外2个伪军看到这个样子,马上把枪扔了。这次短兵相接,我和3个战士弄了三支枪,100多发子弹,首战告捷。后面的行动也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杀鬼子、除汉奸、袭火车、炸炮楼、扒铁路、毁桥梁,打了许多漂亮仗,打出了武工队的威风。

  奇袭敌营 名声初显

  当武工队长大半年的光景,我们抓住并教育了汉奸30多人,抓到汪精卫的伪军并送到根据地的有20多个。我向皮司令立下的军令状眼看就要到一年的期限,此时队伍组建起来了,枪械也缴回来了,可消灭5个日军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完成。由于害怕遭到袭击,日军往往是百余人一起出城“扫荡”,相对比较弱小的武工队不敢贸然进攻。我有些按捺不住了:“冲进城去,杀他几个!”为了成功进城袭击,我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学习日语,以便遇到日本兵的时候能镇定交流。

  12月的一天中午,我找了套缴获的日军军服穿在身上,化装成小队长,2个战士化装成日本兵,又跟太行独立49团借了3匹马,一行3人杀向当时日军占领的河北省永年县县城。

  到了西城门,站岗的日本兵打了一个立正。我二话没说,叭叭两枪,打死了一个日本兵。对面两个伪军在那站岗,看到日本小队长把日本兵枪毙了,还很疑惑着,被我2名队员分别打死,我们骑马向东城门跑去。枪一响城里已经乱了套,我们趁着混乱见到日本兵就射击,一路到了东门,有2个日本兵在站岗,一个日本兵问,怎么城里打枪了,话音还没落,我抬手两枪,结束了这2个日军的性命,然后策马出了城。

  我们跑出30多里路,鬼子才意识到游击队化装进城了,十几匹马追出来,但我们已经到达太行山的边上。三天后,从军分区得到消息,奇袭永安县一共打死日本兵3人,打伤5人。这是我带队第一次与日本鬼子正面交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和我的武工队名声流传了开来。

  智勇双全 火烧粮仓

  《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带领3个队员火烧敌人粮仓的故事让观众大呼过瘾,这是电影中最完整的我本人的故事,唯一有一点出入的是电影里打死的是一个伪军队长的爹,我打死的是伪军队长的叔叔。

  1943年夏天,日军在太平洋战事已出现节节败退的局面。为供给前方,河南的日军、伪军倾巢出动,麦收之后,在我敌后武工队所在地区,采取巧取豪夺的方式,搜刮了10万多斤粮食,堆放在辉县县城南关的一个大院内,准备运往新乡大本营和敌军作战前方。这时,武工队接到上级命令,不能让敌人运走一粒粮食。

  我伪装的办法又一次派上了用场。我和3名队员乔装成新乡来辉县的日军宪兵队,赶着一辆装满柴草的马车,柴草下藏着煤油和手榴弹,大摇大摆地进了南关街。

  车到粮仓门口,一个伪军跑出来,拦着不让进。我满脸怒气地从马车上跳下来,嘴里“八格牙鲁”地骂着,抬手就要给他个耳光。随行的两个队员连推带拉,将该伪军架到门旁的一间房里,一刀便结果了他的性命。进了大院,有七、八个伪军正光着膀子乘凉。我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日语,一个队员“翻译”说:“太君让你们集合。”伪军站好队后,我又是一顿日语,那个队员指着一个空屋子,又“翻译”说:“太君让你们到那里休息。”这帮伪军也没有多想,列着队就进了屋。我随即将门一锁,然后带着队员们飞快地冲进粮仓,将手榴弹插在粮袋中间,柴草堆在粮袋周围,到处都泼上煤油,最后一把大火点着了粮仓。不一会,粮仓上空就冒起了滚滚浓烟,日军粮仓变成一片火海。

  前来救火的敌人来得倒是挺快,可粮仓内的手榴弹不断爆炸,别说救火,敌人都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军粮被烧光。

  为了躲避前来救火的日军,武工队员们分散撤离。我翻墙跳入一个宅院,院内有个老头儿先是一惊,但见我穿着皇军衣服,随即点头哈腰,满脸谄笑,我看到这幅嘴脸心生厌恶。为了伪装自己以便混出敌人的领地,我掏出枪,命令老头儿把衣服脱下来跟自己换。就在我换衣服的时候,那老头儿撒腿就往外跑。我见状感觉不对劲,一把把他拉回屋里,看见墙上挂着伪军四大队队长秦守英的照片,一问原来这老头是秦守英的叔叔,眼下是想跑出去给敌人报信儿。面对敌人我毫不手软,一枪就把他处决了。

  巧妙诱敌 威震太行

  1943年8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发动了一场战役,重点打击占领河南省林县和辉县北部的日伪军。在战斗过程中,伪军某部被我军包围,陷入重重困境,于是向上级请求支援。辉县城内的一百多名伪军得到命令后连夜赶去增援。为截断增援部队,防止敌人反扑,我受上级命令牵制这股前去支援的伪军,打破敌军的增援计划。

  是夜月黑星稀,我带着6名队员潜伏进增援伪军必经之路一侧的玉米地里,而不远处则是一个日军的炮楼。我们所处的位置非常不利,一侧是日军炮楼,一侧是即将到来的伪军增援部队,一旦开战,我带的武工队必然两面受敌。不远处已传来敌人杂乱的脚步声,打是打不过,但任务必须完成,这可如何是好,我正在思索对策,一名队员靠过来低声说道:“他们人太多了!要是咱们的大部队在这里就好了。”“大部队?”我灵机一动,“对,我们有大部队!”我回头看了看不远处日军的炮楼,迅速制定作战计划:全队分4人和3人两个小组,4人组从增援伪军的位置向日军炮楼打,3人组从炮楼位置向增援伪军方向开火,这样两边的敌人接上头,他们就会互相认为对方是敌人。

  几分钟后,待最后一排伪军走过去,我压低声音喊道:“打!”7个人分别向两个方向的敌人开火。突如其来的枪声一下让路上的伪军连滚带爬地躲进玉米地。与此同时,日军炮楼上也枪声大作,两边都被迫开始还击,正中圈套。看到敌人双方接上了火,队员们紧随我悄悄撤离了。敌军双方一直打到天亮才停下来,但这个时候被围困的伪军早已被八路军全部消灭。

  在这之后,我带领的武工队越战越勇,在飞驰的火车上抓鬼子、深入敌巢抓“舌头”、夜炸洋桥、火烧城隍庙、西王庄截粮、智擒汉奸“贾大头”等都是我们武工队的杰作。我勇斗顽敌的事迹传遍了太行山的村村寨寨。当时群众中流传着“郭兴武工队,伪军见了求饶,鬼子见了害怕”、“郭兴今夜要谁的命,等不到五更天”等许多夸奖武工队的顺口溜。

  1947年元旦,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的晋冀鲁豫军区发表通令,嘉奖我率领的武工队为“模范武工队”。中共太行山地委号召边沿各县开展“郭兴运动”。新华社记者朱穆之随武工队采访,写了长篇通讯《人民的旗帜——记太行群英会郭兴模范武工队》。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最后驻守新疆。“抗日烽火起太行,援朝横跨鸭绿江。旌旗挥动天山雪,饮马黄河弓自张。”这是我自题的一首诗,也是我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

  十四年的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我16岁参加抗日队伍,几名亲人被这场战争夺去了生命,一同参军的15位同乡到抗战结束牺牲了13位,每次想起抗战的烽火岁月,我总是不禁心潮澎湃。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习主席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汇点,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作出的这一哲学概括,也是抗战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亲历者口述战争”系列之一:战斗英雄郭兴的抗战传奇故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