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次次武装斗争中,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在党组建和壮大人民武装力量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此建军90周年之际,小编就跟您聊聊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的故事。
1937年8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图为决死队向山西五台开进。
到达陕北不久,党中央就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利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加强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阎锡山在山西是个很强的地方实力派,日本侵略者对华北的步步进逼,蒋介石的排斥异己,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打破了拥兵自重的阎锡山企图在抗日与和日、拥蒋与拒蒋、反共与联共“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平衡。1936年5月,在分析与阎锡山合作抗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后,党中央决定通过争取阎锡山实现山西局部合作抗日的局面,进而推动华北乃至全国的合作抗日局面。
毛泽东4次致信阎锡山,陈述红军的抗日诚意,表示愿意联合一致,共同抗日。同时,通过多种关系和渠道敦促其早下决心。阎锡山虽未对联共明确表态,但表示愿意抗日,并取消了一些对抗日救国的限制。7月,日军进犯绥东,威胁山西。阎锡山权衡利弊,确定了“联共拥蒋”“守土抗战”的方针。党中央相继派出代表与阎锡山磋商联合抗日事宜,并在太原设立秘密联络站。北方局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和“一二 ·九”学生运动的骨干到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0月,中共山西工作委员会成立,提出“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工作”的方针,接办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进行公开合法的活动。11月中旬,党中央派代表彭雪枫秘密到达太原,开始了同阎锡山的正式谈判。双方在共同抗日的大原则下达成协议,决定互设通信站,建立电台联系。至此,正式确立了与阎锡山的合作关系。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正式确立后,党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与阎锡山的统一战线。阎锡山在日军进攻的威胁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主张,并采用共产党提出的一些进步措施和口号,任用一批抗日青年和政治上比较开明的进步人士。鉴于这种情况,八路军在太原设立了以彭雪枫为处长的驻晋办事处,负责八路军总部与阎锡山的联络,开展对晋绥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周恩来和彭德怀的建议下,1937年9月20日,阎锡山在太原成立有各方面参加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由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主任委员,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担任共产党方面的委员。各级(包括县、区、村)“动委会”是发动群众支援和参加抗战的领导机关,起着政府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中共山西工作委员会,以“牺盟会”为核心,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9月下旬“牺盟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会员已发展到几十万人,创建了105个县分会和若干中心区,培养了2万多名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在日军进攻时,山西大部分旧政权陷于瘫痪和瓦解,“牺盟会”不失时机地掌握部分地方政权。到1938年春,全省105个县中,已有70余县的政权由“牺盟会”所掌握。
全国抗战开始后,阎锡山急欲扩充实力。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议组建山西新军,遂于1937年8月先试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决死队”各级军事干部由阎锡山指派旧军官担任,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干部则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到1939年底,山西新军共有50个团,总兵力5万余人。新军在建制上属于阎锡山军队系统,但军中普遍建立有共产党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统一战线形式出现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山西新军同八路军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在发展和坚持山西及整个华北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在同阎锡山建立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既反对了关门主义,又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既重视上层统一战线工作,又大刀阔斧地放手发动群众;既抓群众工作,又抓政权和武装工作;既尽力推动阎锡山坚持抗日,又对他的动摇性和反动倾向保持高度的警惕。党在山西成功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八路军在山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阎锡山(1883—1960),山西五台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起义。民国时期,曾任山西督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60年5月病逝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