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坠毁,1500余人永远留在了中缅印的高山密林之间。
一
在昆明的郊野公园内,有一座独特的纪念碑,驼峰飞行纪念碑。
驼峰飞行纪念碑
在纪念碑前,我曾接触过无数飞越驼峰的飞行员,北京航空联谊会主席华人杰,令我印象深刻。
那时,我们刚刚发现坠毁在片马的53号飞机,几位老飞行员来到昆明聚会。晚上,华人杰老人和我讲起他们修建驼峰飞行纪念碑的初衷。
华人杰告诉我,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参加过驼峰空运的一批老飞行员,和美国的同行接触越来越频繁,许多人都在努力寻找,这些消失在茫茫丛林的年轻人。
当谈及中航53号飞机时,华老遗憾地跟我说:美籍机长吉米·福克斯、副驾驶谭宣和报物务员王国梁,他们三人一直被列入失踪人员。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如果官方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宣布他们为阵亡人员,那就不会有记录他们名字的纪念碑。他们的名字,只能放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封存。
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如此。
当时飞行员,几乎都是20来岁的孩子,大多都还没有结婚,牺牲时也就没有妻儿。
如果不赶快他们为建立纪念碑,华老害怕,再过几年,也就是他们这批飞行员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了。
在许多人的积极推动下,驼峰飞行纪念碑得以落成。此外,北京和南京的航联会还在南京建立了纪念碑,上面刻有,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外飞行员4000多名。
这些年来,我对驼峰航线的历史,以及遍布在云南、缅甸和印度的驼峰机场和坠机,进行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
驼峰空运,是中国人民不该也不能忘却的历史。
二
1942年5月的一天,史迪威在印度新德里,当着各国记者宣布:我们确实被日军狠狠揍了一顿,这是奇耻大辱。但是,我们会打回缅甸,收复失地。把作战物资,重新送到中国人手里。
卢沟桥事件后,日军大规模入侵中国,很快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中国95%的工业以及和国外联系的沿海港口全部丧失殆尽。即使中国军民有抗战的决心和四万万同胞,没有武器弹药也很难抵御日寇铁蹄。
云南人民紧急修筑的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了抗战唯一的对外通道,各国支援中国抗战的所有物资,哪怕是一滴汽油,一粒子弹和一颗螺丝钉,都必须通过这里到达前线。
因此,日军把破坏滇缅公路,看成是最终征服中国的一件大事。但是,无奈云南山高路远,日军鞭长莫及。但日军如果从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就会容易得多。
滇缅公路路线示意图
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不仅中国的抗战,陷入重大危急,甚至严重影响了盟军反法西斯战争的全球战略。当时,中国抗击着日军100多万军队,占日军全部军事力量的80%。但是坚持抗战多年的中国,资源已经枯竭,军民已经疲惫。
反法西斯盟国十分担心,一旦中国战场崩溃,日军将全部投入对美英作战,这是盟军无法承受的。因此,物资援助中国,让中国军民抵抗日军,拖住日军的主力,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因此,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失利后,史迪威说,要重新收复缅甸和滇缅公路,把物资送到中国人手里。
当然,远在印度的史迪威也许并不知道,罗斯福总统已经决定,紧急开辟一条空中走廊,来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输送物资。
这条空中走廊,就是驼峰航线。
三
驼峰空运的第一项任务是,火速空运一批航空燃油到中国。
空运汽油
以备轰炸东京的杜立特航空队返航之用。但由于杜立特行动的飞机,几乎全部在中国东南沿海坠毁。
这项任务,也就失去了意义。
几年前,我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看到了一份史迪威签发的电报。他在电报中说道,请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夏普,把美国租借给中国航空公司,和该公司正在使用的运输机编号,通过无线电,传给美国陆军航空兵。
电报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落款日期:1942年6月21日。
这是极端耐人寻味的日期。当时,第五军杜聿明部正在野人山煎熬,非常急需食物。
后来,我通过史迪威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先生,查到了一份盟军空投物资给第五军的文件。
资料显示,英国皇家空军、美军空运队和中国航空公司,于1942年6~7月,向在缅北空投粮食,共计空投粮食382吨,救护第五军军部、新22师和第96师。
按照C-47运输机运载量4吨计算,大约出动飞机近100架次。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半公斤的食物计算,勉强可让4万远征军维持一月,这和进入野人山士兵人数相符合。
驼峰空运中的C-47运输机
1942年5月1日,中国远征军从曼德勒开始战略撤退,6月初雨季来临,进入野人山地区。大批人员出现饿死病死的情况,远征军面临灭顶之灾。
6月下旬开始,英美中三家航空单位,紧急为他们空投食物。
空投统计表还显示:在7月10日之前一直都是英国和美国军方飞机空投。7月11日以后,中国航空公司开始空投食物救援远征军。而且,每次空投数量,都是英美空投的数倍。
再回到史迪威的这份电报的内容和日期:史迪威要求中航公司上报飞机编号,时间是6月21日。以此基本可以分析:英美准备开始空投时,中航并没有动静,于是史迪威出面干预。
后来,中航参加空投,空投吨位骤然上升。
但由于史料的缺失,驼峰空运拯救在野人山的中国远征军,成为了一项鲜为人知的前期任务。
四
中航是一家中美合资中方控股的公司,1929年成立,总部是上海虹桥机场,在中国大多数航线进行商业飞行。
战争爆发以后,大批国土的丧失,航线也龟缩在中国西南一隅,并开辟了昆明到印度加尔各答航线,为资源委员会空运美国急需物资,如锡矿、乌沙、桐油、猪鬃等。后来,从印度运往中国的抗战物资也逐渐增多。这条航线,也成为了中美人员频繁交往的主要通道。
1940年7月,英国宣布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结果昆明—加尔各答的中转备用机场腊戍机场随之关闭。
中国航空公司不得不重新修建一座机场来代替腊戍机场,密支那机场由此诞生。
这些年来,我多次光顾密支那机场,其中一次,还极为幸运地独自在光秃秃的跑道上走来走去,内心感慨万千。
正是由于中航在驼峰空运之前,已经开辟了中印航线,此外还修建了密支那机场,罗斯福才在滇缅公路被切断的同时,宣布紧急开辟空中走廊,也就是驼峰航线。
在驼峰空运中不可或缺的中国航空公司
当时,曾有美国高层曾经提出,让中航来领导这条航线的空运。而史迪威认为,由“老百姓”来领导美国军人,从事史无前例的军事空运不合适,否定了这一提议。随后,史迪威提出,中航仅有的20多架飞机,必须加入空运,并承诺损失一架补充一架。
史迪威的否定也不无道理,因为驼峰空运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航线最长、自然条件最恶劣,运作也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远远不是中航可以胜任的。
尽管从飞行员的情况看,中航都是职业飞行员,机长一般为美国现役飞行员,副驾驶、报务员为中国人,他们大多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但令人遗憾的是,1942年5月,密支那机场被日军占领。日本第5飞行师团战斗机队进驻缅甸密支那,专门拦截这条航线的美军运输机群。
航线被迫向北绕行,飞越“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山峰高度超过5千米,飞行高度最高7千多米。由于有的山峰太高,飞机不得不随之升降,路线好似驼峰,故称“驼峰”。
1942年7月,飞虎队改编为美军时,由于美军驻印度航空兵司令比塞尔态度恶劣,他命令,飞虎队飞行员必须全部入伍,否则他们回国也要被起诉拒绝服兵役。
许多飞虎队飞行员没有参军,也不敢回国,而是选择加入了中航公司,参与驼峰空运。
C-46重型运输机到达昆明机场附近的农场
当时,美军飞行员有法定休假时间,而中航则没有。中航和美军在单机运载量,也有显著的差距。中航一架C-47可以运载27桶汽油,而美军只运25桶。所以,尽管中航飞机总数常常只有美军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而在70多万吨的物资中,有9万多吨是中航飞机运输的。
在美国相关史料中,几乎所有资料,都对中航赞誉有加。而在中国,知道中航在驼峰空运中的突出贡献的人却很少。
为此,中航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据统计,中航在驼峰空运中,损失飞机46架,机组人员150多人,损失率大大高于美军。
五
被寄于厚望的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失利,滇缅公路被切断,对于云南来说是猝不及防的。
因此,紧急修筑供驼峰空运使用的机场,几乎是一夜之间,在云南几十个地方同时展开,而在印度的阿萨姆邦也是如此。
驼峰空运飞机C-46飞越印泰姬陵
但是由于印度的宗教和习俗,以及对英国统治的不满,印度民工的能力,大大低于云南民工,而且短时间根本无法解决。
美国不得不在国内,迅速组织工程兵部队两万多人,空运阿萨姆邦,并带来了大批机械化设备,整体更换了印度民工。
原来阿萨姆邦的一个机场,这就是中航专用的汀江机场。空运初期,英国皇家空军、美国军方、中国航空公司,全部都来使用这个简略狭小的机场,后来被美国人形容是,如同鱼塘中的鲑鱼,拥挤不堪,四处跳动。
当年紧急扩建了30多个机场,许多沿用至今。
这些年,我多次前往印度阿萨姆邦,机场就是我最希望考察的目标,但是这些机场现在大多数变成了印度的军用机场,只能隔着铁丝网瞭望。
加布尔机场大门口,耸立着一架报废的米格21战斗机直冲云霄。
迪布鲁格机场,可供民航使用,但属于军民两用。民用飞机刚一降落到机场,荷枪持弹的士兵,立即从四面八方围拢飞机,武装直升机也在上空盘旋,门口还放着大量的沙袋和机关枪。
雷多机场已被废弃,无人看管。他们的命运,如同废弃的云南驿、羊街、呈贡机场一般。
我最想去的是汀江机场,远征军基本都是从这里抵达印度的。但汀江机场,也是把手最为严密的机场。
有一次,还有4公里我们就要到达汀江机场。但突然发现,公路上卫兵盘查极为严格,为了免遭麻烦,我们不得不及时改道离开。
六
我们说“驼峰航线”仅是个宽泛的描述,细说起来稍微有些复杂。
比如,从阿萨姆邦汀江机场飞到昆明机场这条航线,如果在空中飞行时,又有不同的路线,如同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一样。这就是“航线(LINES)”和“路线(ROUTES)”的区分。
驼峰航线上不同的飞行路线
在驼峰航线的阿萨姆和云南两端,各有20至30个机场的飞机,同时飞向对方。
飞机起飞前,空中管制部门都会根据敌情、气候和路线繁忙程度,合理地为飞机提供具体的飞行路线。
途中飞行员也可以根据突发情况,改变飞行路线并向空管人员报告。由于昆明是驼峰航线的主要目的地,在此降落的飞机特别多。飞往昆明机场的不同路线,就多达十多条。
初期空运的飞机,就是原本用于载人的C-47的改进型C-53共计50多架。而运输的物资主要是燃料、武器弹药、各种机械和部件、药品和医疗设备、军用被服和人员。
但统一的机舱,很难合理地装卸不同的物品。于是很快发展了各种类型,便于运输。比如专用运输油料的是C-87、大型设备的是C-54、载重量大,机舱宽大的的是C-46等等。
飞机的维修,也从每个车间“包治百病”,改为一个车间,甚至一个基地专门维修某类型飞机。维修需要的部件,由固定的飞机“快捷空运”。
此外,还建立宪兵对人员和货物的稽查制度,清查违禁货物。战后,我常常听中美老飞行员笑谈,他们在飞机的什么部分,偷偷藏匿物品,到昆明黑市变卖。但从他们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宪兵稽查之严密,连飞行员也不会放过。
七
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驼峰空运有了显著提高。昆明机场,高峰时,平均每一分半钟,就有一架运输机起降。每架飞机在昆明装卸货物,加油时间最快为半个小时。
战争的昆明机场
昆明机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可以和美国纽约纽瓦克自由机场、拉瓜地亚机场媲美。
那是一个情绪高昂、热血沸腾的时期。在空运司令部里,吨位数变成了判定每个中队所完成任务的唯一尺度,机组人员也有了竞争。
飞行员每天就像在家里看棒球海报那样,看着航线图。
每天的飞行架次和吨位记录不断被打破,司令部和各机场飞行员休息室的小黑板上常常骄傲地宣布:“今天,我们又创造记录了。”
有个中队,以一只挥舞着鞭子的拳头,作为他们的徽章。下面写着,飞越驼峰。而另一个中队,画一个含情脉脉的白痴,手指玩弄着流口水的嘴唇,下面写着,再多一点,再快一点。
从1942年紧急开辟驼峰航线,到1943年底,驼峰航线的物资运输吨位提高了两倍。并超过了滇缅公路中断时,罗斯福给蒋介石的承诺:每月空运1.5万吨物资到中国。
为此,罗斯福总统给予空运总队嘉奖。当国防部通报总统命令时,反复说明这样的嘉奖,一般只给予前线战斗部队,而此次破例,是根据总统的命令。
1942年至1945年,中美两国在驼峰空运中,动用了近千架飞机及上万名航空和地勤人员,往来运送的战略物资70余万吨,人员3万余名,其中有赴印度驻印军补充兵力,另有千余架作战飞机,经此航线投入中国战场。
驼峰航线飞行以及日军战斗机拦截
中美健儿赴危蹈险,血洒长空,用生命写下了抗日战争悲壮的一页。
作者:戈叔亚
编辑:普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