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史探索 > 地震后为什么多雨?原理类似古代擂鼓求雨

地震后为什么多雨?原理类似古代擂鼓求雨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震后也都出现了连日下雨的情况。


为什么地震后多雨水?


其实,仔细看看地震的“震”字,头上就是一个“雨”字。古人造字时,观物象形,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从古至今,地震都和下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有时候地震前会下雨,这是因为地壳运动会引起地热喷出,是的局部大气受热上升,形成地震云,遇到上空的冷空气形成降雨,这就是所谓的地震前会下雨。这不是地震发生的充要条件。


雨,恐怕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天气现象了。天气变化主要是与天气系统有关,但也常会因为局地的环境因素,引出特殊的天气现象。研究表明,当地震发生之后,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在震后短期内是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


地震后产生的大量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粉尘、微粒,这些粉尘和微粒就是形成水滴最好的凝结核;而地震巨大的冲击波,在震动大地的同时也不断向空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同样强列扰动震区上空的空气,使震区上空大量的凝结核与水汽分子不断碰撞,充分结合,当这些水滴增长到空气托不住时,一场地震后的大雨就降临了。其实,我国古代所谓的擂鼓求雨,就是利用空气震动,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扰动,使得水汽分子充分碰撞结合增大,从而形成降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地震后为什么多雨?原理类似古代擂鼓求雨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