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杨五郎为什么要出家

杨五郎为什么要出家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杨延德简介杨延德,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名杨春,字延德。北宋殿前大将,为杨家军副帅。年约二十二,武功在七子之上,却不喜欢战争,天生慈悲心肠,一心向佛,浸淫于学武中,大有宗师风范。

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逃过追兵,但其后往五台山为僧。

在秦腔《金沙滩》中,“五郎出家”一折戏占有重要分量。根据剧情,金沙滩一战,杨家弟兄八人中大郎身替宋王而死,二郎战败拔剑自刎,三郎被乱马踩踏而亡,四郎、八郎失落番邦,五郎杨延昭幸存活命,痛恨奸臣当道的朝廷,不愿在朝为官,毅然决然地在五台山落发为僧。

最近,本人从《五台山旅游报》关于介绍佛教文化的栏目中了解到,中国佛教对于杨五郎出家的前因后果是这样介绍的:五台山太平兴国寺又名杨五郎庙,俗称五郎庙。位于显通寺北2公里的山坡上。

相传,宋太宗游五台山是由杨家父子保驾。在五台山,杨五郎结识了太平兴国寺方丈和尚睿见。在几次接触中,五郎很赏识睿见的渊博才学,睿见也喜欢五郎的性格。

杨五郎虽没有出家的意思,然而睿见总是向五郎灌输一些佛教的事迹和戒规,旁敲侧击地劝他弃甲出家。但五郎一直没有足够的勇气。临别时,睿见送给五郎一个包裹,并叮咛说:“它会帮助你解脱困境。”

宋辽两军大战金沙滩时,由于潘仁美陷害,杨家将大败,七郎八虎死了四个,被俘两个。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树林里时,前无逃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五郎想起了睿见的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顶和尚帽和一件黑袈裟,五郎愤恨奸臣当道,便决定出家。

于是他头戴和尚帽,身穿黑袈裟,从树林里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辽兵见是和尚没有理睬他,这样五郎才免于被俘。

杨五郎来到太平兴国寺后,人们把寺庙所在的谷叫成五郎谷,寺院叫做杨五郎庙,俗称五郎庙,很少有人叫太平兴国寺。

相传,五郎出家后每日练武,在他的带动下,练武的人越来越多,五郎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僧兵。由于出家人不许用刀枪剑戟,五郎便使用了一根81斤重的铁棍。当辽将韩昌再次来犯时。八贤王从五台山把五郎请去助阵。

传说辽将韩昌有一天领兵来到雁门关下,准备安营扎寨,不防五郎突然杀出关来,劈头就是一棍,“咔嚓”一声韩昌的叉被打为两半截。韩昌吓得掉过马头就跑,但五郎的棍更快,一棍就打过去,韩昌被劈成两段。

因五郎用力过猛,铁棍劈断韩昌后,又把路边一块大石头打得粉碎,铁棍也给震下一条一尺多长的裂缝。五郎的这根带裂缝的铁棍现存于显通寺后高殿文物陈列室,为五台山十景之一。

昔人看见这根铁棍后,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国土寥寥马不嘶,白云深锁五郎祠。宋家世界变成梦,铁棍常拈欲恨谁。

从以上两种文化版本的解释可以看出,五郎出家的真正唯一原因就是他看透了奸臣当道的腐败朝廷的本质,不愿意再为之服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杨五郎为什么要出家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