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研究 > 良渚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良渚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辉煌,一方古国与都城却长埋于地下。考古学者80年时间的努力,将良渚文化、良渚古城和古国面貌逐渐呈现出来。在感叹良渚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伟大之余,关于良渚文化仍有一系列疑问需要通过深化研究加以破解。

  良渚文化时间下限存争议

  目前学界对于良渚文化的起止时间,较多采用的说法是距今5300—4300年。

  5300年这一上限目前没有太多的争议,而关于下限,除了4300年这一数据,还有学者一度认为良渚文化的结束年代应在距今4600年左右,主要跟大汶口文化比较,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延后到距今4100年。

  论争的关键之一涉及对钱山漾遗址的认识和判定。学界对良渚文化的最初认识是从1934年发现的钱山漾遗址开始的,1959年良渚文化命名时,钱山漾遗址也是其重要依据。据此,一些观点将钱山漾文化作为良渚文化的一部分,认为良渚文化的结束时间应取钱山漾文化的下限——距今4100年。

  但从总体特征看,钱山漾遗址发现的一批器物,跟人们现在认识的良渚文化器物有所区别。因此,有的学者把钱山漾文化独立出来,认为良渚文化在4300年之前衰落、消失,之后重新产生了钱山漾文化。

  良渚古城真实性未达成一致意见

  良渚古城发现之后,学界即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目前在中原、江汉等地已发现的五六十座古城的城墙大都在十几至二十米宽,而良渚古城的城墙达到四五十米宽,有的地方达到近百米,在城垣上还发现了房屋和墓葬的遗迹。有人据此,并结合区域构造沉降史以及城墙所用泥土和基石的性质、来源等,对古城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持赞成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应放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看待良渚古城。当地的水位很高,如果按照中原较为干旱地区的筑城方式,城不可能筑起来;城墙上的房子,可能是良渚古城衰落之后人们才住上去的,也可能具有居住、防御双重功能。

  良渚古城规模巨大,面积达290万平方米,而且城墙非常厚。修筑城墙的黄土和石块都取自远处山上,这是一项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良渚博物院的资料显示,考虑开采、运输、修筑等几个主要环节,按5人1天完成1个土石方计算,城墙的修筑就需要1000人工作20年以上。

  在没有发现金属工具的情况下,大量石料如何开采、材料如何运输也都是待解的难题。

  一种观点回应说,古城修建所利用的人力必然不仅仅是古城和良渚遗址群的人力,而应当汇集了大量周边其他地区的人力,如临平、嘉兴以至上海地区,同时,古城延续了几百年时间,其建筑过程也应当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玉器神徽真实寓意不明

  良渚玉器用何种工具制作?神徽有什么寓意?

  良渚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大规模用玉。良渚文化的玉礼器与后来出现的商周青铜礼器一样,是政权、等级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是构成良渚文明的基本要素之一。

  与良渚古城墙石料开采一样,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质地坚硬的玉料如何开采?玉琮、玉钺上的图案极其精细,甚至在1毫米宽度内精刻出4—5条细线。面对硬度超过金属的玉料,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是怎样刻出这些图案的呢?

  此外,广泛流行于良渚文化晚期玉器上的神徽,反映出初进文明时代的人们不能用概念语言表达的原始宗教信仰和观念,多数学者认为它与神崇拜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具体形象和含义解读上,却众说纷纭,仅就其形象而言,是半人半兽、神人骑兽还是巫师形象?其真实寓意又是什么?

  良渚文化急需深入细化研究

  除上述问题外,关于良渚文化的还有很多疑问有待解答。良渚文化的“断层现象”一直悬而未决,繁荣兴盛1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有没有突然衰落消失?假设没有消失,其后续发展踪迹在哪里?如果的确消失了,原因何在,是海侵、战争还是特大洪灾?

  疑问的背后,是良渚文化研究面临的众多亟待突破的关键课题。良渚的神权意识是怎么产生、如何发展的?王权势力和作用能够达到多大的范围?良渚文化区域是整体统一为一个古国文明,还是又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在上海江苏等地具有次中心?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如社会分层、统治形式等是怎样的?

  一系列疑问和课题,均需借助现有考古材料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细化研究。(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16日第5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良渚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