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0
  东汉中晚期,1995年新疆尉犁营盘遗址墓地十五号墓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此系该墓男主人外袍面料。为双层两面纹毛织物。它是由红、黄两色经纬同时织出平纹组织的表里,开成重叠的上下两层,两层组织在花纹的边缘处接结换层,形成两面花纹相同但颜色互异的效果,表面以红色为地黄色显花。袍长110厘米,双袖展开长185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100厘米。交领,右衽,下摆两侧开叉至胯。用红地对人兽树纹作袍面,淡黄色绢作里衬,左下襟接缝一块狭长三角形“卷藤花树”纹,两袖下半截接缝彩条纹。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   出土情况
 
  面纹样布局对称规整,每一区由上下六组以果实累累的石榴树为轴,两两相对的人物(四组)、动物(牛、羊各一组)组成,每一组图案均呈二方连续的形式横贯终幅。各区图案又以上下对称布局。每区图案中几组人物形象一致,均男性,裸体,卷发,高鼻,大眼。人体的结构比例有意作了夸张,特别是隆起的肌肉,以此表现形体的健壮有力。各组人物均手持兵器,形成不同的对练姿态。每两组人物间隔一组对牛或对羊。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  纹饰线图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  局部
 
  这件袍,除后背局部损朽外,保存基本完好。其色彩鲜明,织工技艺高超。纹样带有明显的希腊化艺术风格,是迄今罕见的珍品。
 
参考文献: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期。
  李文瑛:《新疆营盘墓地出土对人兽树纹》,《西域研究》2000年第4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红地对人兽树纹袍――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