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太保鼎――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太保鼎――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现藏天津市博物馆。太保鼎通高50.7厘米,口宽23厘米,长36厘米,重26公斤。鼎为方腹四足,鼎口上有一对直耳,耳上浮雕双兽,鼎的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装饰有蕉叶纹和兽面纹。腹部四角有扉棱突起。鼎的四个柱足也装饰有扉棱,而且鼎足的中部装饰有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显得非常独特。鼎腹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线条清晰流畅。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大保”也就是“太保”,因此这件鼎就被称作“太保鼎”。

太保鼎


太保鼎铭文


太保鼎铭文拓片
 
  太保鼎是西周晚期的著名青铜器礼器,太保也就是辅助周王的要臣召公。太保是周朝一种职官的称谓,其主要职责是辅助周王,根据史书的记载,召公是太保,周公是太师,共同辅助周成王。太保召公名为,周武王死后,他和周公以长老的身份监护周成王。周公负责现在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召公负责陕县以西的地方,是现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陕西省得名的原因。

  与太保鼎同时出土的还有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等共七件青铜器,后来人们把在梁山发现的这七件青铜器称为“梁山七器”。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太保簋,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的太保卣,现存北京文物研究所的太保,都与此有关。太保鼎出土之后,先后被山东济宁钟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绪年进士,时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的徐世昌将太保鼎连同西周太师鼎、小克鼎、克钟一并收藏。此后,太保鼎一直由徐家收藏,新中国建立之后,徐家后人将它们捐献给国家。

参考文献:
  范汝森:《太保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文物》1959年第1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太保鼎――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