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茂陵石雕――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茂陵石雕――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茂陵石雕即西汉武帝茂陵旁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群,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乡霍去病墓前和四周,现藏茂陵博物馆。茂陵石雕原有数量现在已不可考,现存茂陵石雕共16件,其中人和动物造型的石雕为“马踏匈奴”、“跃马” “卧牛”、“卧马”、“伏虎”、“野猪”、“怪兽吃羊”、“人与熊”、“石人”、“卧象”、“蛙”、“鱼”(一对)、“蟾”等14件,石刻文字“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两通。

  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和审评,茂陵石雕中有12件确定为国宝。在这12件石雕中,高1.68米,长1.90米的“马踏匈奴”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根据文献记载,该石雕原置于霍去病墓前的,可能是该墓的主像。雕刻家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具有凛然难犯的庄重气派。而仰卧马腹下的匈奴人,左右握弓,右手持箭,双腿蜷屈,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而长2米,宽0.84米的“伏虎”石雕,刻画出猛虎机警凶猛、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显示出皮毛丰满和斑斓色特点,尾粗壮有力,卷曲在背上,更增添了其咄咄逼人的威猛气势。石刻卧马则高1.44米,长2.6米。马头上扬,右前蹄略微抬起,左前蹄紧扣住地面,后腿正在用力,这正是战马从卧而起时的瞬间动作,艺术效果强烈。 此外,茂陵石雕中还有“野猪”、“石人”、“蛙”、“鱼”、“蟾”等石刻,或腾跃,或宁息,神态万般,融写实与写意于一体,表现出汉代石雕的高超技艺。 

石雕 马踏匈奴


石雕 伏虎


石雕 卧马
 
  总体来说,茂陵石雕,都是将一块整石运用线雕、圆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选择和雕刻手法与形体配合,构思超凡,手法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茂陵石雕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高永丽:《茂陵石雕:大汉不朽的丰碑》,《文博》2001年第2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茂陵石雕――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