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
0
  唐代,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现藏法门寺博物馆。由唐懿宗供养。通长196、杖杆径2.2厘米。重2390克。钣金,铸造成型,纹饰鎏金,锡杖由五十八两白银、二两黄金铸造成型。杖头有垂直相交银丝盘曲的桃形双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双轮每股各套錾花涂金银锡环三枚,共12枚。双杖中心的杖顶有三重佛座,座上饰忍冬团花、如意流云、宝相莲瓣,其上承托代表大日如来的五钴金刚杵。杵上又承托代表“地水风火空”的五大莲座,以象征五形世界,座上有摩尼珠一颗。杖体中空,杖身通体錾花,并以四出团花忍冬纹、六出团花蜀葵纹,以及一整两破式图案与团花纹,装饰上中下三段栏界。在上下栏界内,錾刻手执法铃,身披袈裟立于莲台之上的缘觉僧十三体,通体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锡杖双轮上錾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 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局部
 
  锡杖,又作声杖、智杖、德杖、鸣杖、金锡,略称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路时应携带之道具。原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律许老比丘持杖扶身,后世则成为法器之一。大比丘三千威仪列举持锡杖之因由: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自卫故。又列举持锡杖有25种限制,如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书地作字,可见其用法之严。锡杖由锡、木柄、樽(铜套)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锡杖不同于禅杖,禅杖是防止修行的僧徒打坐时睡觉所用,一般多用软头来敲打信徒。锡杖为法器,是修法的人必持之物。因其在震动时,音似锡声,故名锡杖。持锡杖者多为高僧,是显示修行和功德的标志。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因缘,这是佛门的基本教义和理念。持之可除烦恼,断欲念。

  锡杖是佛教众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双轮六环鎏金锡杖,属地藏菩萨。双轮十二环锡杖,属迦叶佛。而这尊佛教界最高等级的四股十二环鎏金迎真身银金花锡杖,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佛教界最高权威的象征。

参考文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07年。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