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干支记录十分完整,在甲骨文中有全部“甲子”,60个一个不缺地依序排列,如图一所示,其释文为图二。这样的排列与后来的汉字排列完全一致,从右到左,上下竖行,而不像今天这样的由左到右。排列的方式是以十个天干,配十二个地支;每行10个干支,都是从“甲”字开头,因而是整整齐齐的10行(图二)。商代完整甲子表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60循环,而10、12是60的两个约数,60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图一:《甲骨文合编》编号37986拓片(部分)
但早在夏代就有甲子排序了,夏代的帝王中有胤甲、孔甲和履癸(桀)。原来也许只有十干,后来加上十二支。不过商代的帝王同样仅用十干取名,如大丁、外丙、祖辛等,所以还不能完全肯定十二支是商代才有的。
图二:图一的释文
商代已经拥有完善的十进制记数系统,再加上60甲子,可以说商代已经能有把握地处理和记录基数和序数。从记数的角度来看,商代的数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在甲骨文中还未找到有关运算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