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20日,在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英勇的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铡刀,与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名。大众网记者来到莒南板泉镇渊子崖村,采访了当时战争的亲历者林凡坡,听他讲述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这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
渊子崖村筑城墙炮楼,打鬼子男女老少齐上阵
渊子崖村位于沭河以东,是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沭河以西是日军占领区,八路军则在沭河东岸活动,渊子崖村成了敌占区和抗日游击区之间的“拉锯区”。1941年冬,日军的“铁壁合围”开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岁月。12月中旬的一天,小梁家据点的伪军为了向日军“进贡”,带人围攻渊子崖,但被英勇的村民击退,溃败的伪军并不甘心,1941年12月20日凌晨,到沂蒙山区对八路军进行“铁壁合围”的1000多名日军,经过渊子崖村北,准备返回新浦(今属江苏省)据点。小梁家据点的汉奸谎称渊子崖村驻有八路军,引着日军奔向渊子崖。
“我当时只有15岁,只有保家卫国这一个想法,没有一个怕死的。”回想起74年前的那场战斗,今年88岁的林凡坡红了眼眶。林凡坡告诉大众网记者,1938年,渊子崖村为了避免兵匪的骚扰、掠夺,在村子四周建起了4米高的城墙和炮楼。1941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早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的1000多名日军,包围了渊子崖村。“一看鬼子围过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枪、土炮,在炮楼上对着鬼子打。”林凡坡说,鬼子就用小钢炮炮轰城墙、城门,最终将村子西北部的城墙炸了一个半人高的洞。
看到城门被炸开了一个洞,鬼子立马一窝蜂的围了上来。“这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好有一门“五子炮”,我就把炸药、沙子、瓦片等混合成‘炸弹’,第一炮就轰倒了五六个鬼子。”林凡坡边说,边在地板上画起了“五子炮”的形状。见识到“五子炮”的威力后,鬼子一下分散开,没有一个上来送死的。林凡坡说,对鬼子威胁最大的就是这种“五子炮”,一门“五子炮”需要5个人,一个看目标,一个调炮位,两个装火药,一个点火。这种土炮外形不大,但威力巨大,可以用铁钉、石块做炮弹,炮响之处敌人就倒下一片。但由于填火药时间长,鬼子就利用这个间隙,派人去抢炮,村民与冲上来的日军展开了肉搏。
随后,鬼子调整了小钢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弹刚好落在城墙里边。不少村民都牺牲了。午后时分,鬼子又发起猛烈进攻,炮弹“嗖嗖”地像刮风一样,密集而凶猛。很多村民被埋在土里,有的光荣牺牲,最终寡不敌众,围墙被打破了,鬼子杀进村里来。
被鬼子刺刀戳穿左肩,自学写字写下战斗回忆录
“鬼子进村之后,就到处放火。躲在柴火垛里的两兄弟,一下子被鬼子点了,两人窜出来之后,和四五个鬼子赤手肉搏,最后,两人一人抱了一个鬼子,跳进火堆里,同归于尽。”林凡坡说,当时不管男女老少都上了战场,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四五的儿童,村子里到处都是惨叫声、怒骂声、砍杀声……有的夫妻双双在院子里同日军拼杀,有的父子同时在巷口阻击敌人,有的母女合力与鬼子厮打在一起。
“我年纪小,也不知道害怕,鬼子进村后村子一片混乱,我就一直往村子北边跑,就这样,孤身一人被鬼子包围了” 林凡坡激动地说, 当时完全不知已身处危险之中。突然,一个身着黄色军装、头戴钢盔、端着一把带刺刀步枪的鬼子迎面走了过来。 “那个鬼子用刺刀一下顶到了我的左肩,一边用我听不懂的话大吵大嚷,样子非常凶恶,在刺刀的威胁下,我只能慢慢地向后退,那个鬼子不停地往前逼,直到把我顶到了墙角,刺刀一下刺穿了我的左肩。”林凡坡指着肩膀说,70多年过去了,伤疤已然非常明显。
林凡坡说,当时,那个日本鬼子突然狂笑起来,刺刀拔出后在他眼前比划了几下,便转身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那是我第一次零距离面对日本鬼子,而那阵惊悚的狂笑,那柄闪着寒光的尖刺刀,70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林凡坡握紧了拳头。
小八路羔、小八路羔,抓起来!鬼子离开后,后边的伪军一下叫嚣着围了上来,就这样,年仅15岁的林凡坡被俘。被俘后的林凡坡被伪军囚禁在小梁家的伪军据点,直到伪军被八路军歼灭后才得到解救。后来听村子里参加战斗的老人说,依靠“以死的精神来抵抗”,渊子崖村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军。当天战斗从清晨一直到傍晚,渊子崖村民和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12人,同时也有140多名村民和40多名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牺牲。
“历史不能忘记,村民们保家卫国的事迹我还要不断地讲给孩子们听。”林凡坡告诉大众网记者,他没有上过学,为了记录下这段历史,林凡坡通过自学写下了一本本的战斗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