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经历回忆 > 101岁老红军石养民——一腔热血 两袖清风

101岁老红军石养民——一腔热血 两袖清风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革命到底就是要不怕死,革命到底就是不能中途叛变,革命到底就是要全国人民都翻身……”

  暮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芳草茵茵,鲜花盛开。躺在病床上的101岁老红军石养民,忆及往事,心潮起伏。提起80多年前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时,他一连说了多个“革命到底”,字字坚定。

△石养民晚年留影。

  “坚决革命到底,就是死,也决不退缩”

  “如果不参加革命,就不会活到现在。”石养民的一句话,打开了记忆的匣子。

  1921年,石养民出生在陕西蓝田一户贫苦农家。全家人辛苦干一年农活,打的粮只够吃半年,还常被地方军阀部队抢劫一空。

  “这个世道为什么这么黑暗?这么不公平?这么不讲理……”生活的苦难,在石养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连串问号。抗争的种子,也悄然生根。

  “一杆杆红旗空中飘,红二十五军上来了,来到陕甘洛河川,劳动百姓好喜欢。”一首朗朗上口的信天游,唱出1935年红二十五军来到蓝田县的情景。他们打开地主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对百姓秋毫不犯。

  石养民对这支心系百姓、纪律严明的部队心生向往,对领导这支部队的中国共产党心生敬仰。不久后,石养民的表哥、中共地下党员胡达明来到他就读的学校任教,在教师身份掩护下负责在当地农村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纲领和抗日救国主张。《童年》《少年漂泊者》……在胡达明引导下,石养民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启蒙教育,慢慢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并参加张贴标语、分发传单等革命活动。

  1936年,地下党组织安排15岁的石养民到西安大华纺织厂负责工人运动工作。吃的是生馍馊饭、工资无故被克扣……亲身体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石养民进一步坚定了跟随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他积极组织工人开展争取合法权益的斗争,秘密筹建抗日工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1938年5月5日,是石养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一间隐蔽简陋的屋子里,在胡达明的见证下,石养民加入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

  “怕不怕死?”阐述完“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含义后,胡达明问道。

  “不怕死!”石养民干脆利落地回答。

  “怕不怕难,怕不怕受委屈?”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和委屈!”

  ……

  战争年代入党,一切从简。石养民没有写入党申请书,也没有进行宣誓。填完一张表后,石养民接过胡达明递给他的一本油印小册子,里面有党员义务、党员纪律等内容。

  “我小心地把书揣进怀里,心里有一种神圣的感觉。”石养民暗下决心,“从此我就是党的人了,无论党叫我干啥,我都要干好,坚决革命到底,就是死,也决不退缩。”

△石养民上世纪60年代参加集体学习。

  “唯有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得完美,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1940年8月,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石养民,被组织调到军委某部工作,负责将技术侦察所得的情报材料分类整理,抄写后准确及时呈送给中央首长。

  “当时的通报都是复写,一式6份。6层通报纸加6层复写纸,上面还要加1层麻纸,总共13层……必须用很大的劲,才能写透。”情报工作关系战场胜负,容不得半点差错,石养民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养成了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这个家贫如洗的苦孩子,在党的培养下能有机会直接为中央首长‘站岗放哨’,是不曾想到的光荣。我唯有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得完美,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1946年,石养民由技术岗位转而负责干部工作,先后在干部科、干部处任职。“干部部门就是干部的家,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坚决不能有权力思想、衙门作风。”石养民始终秉持“既要对组织负责,也要对干部本人负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思量,在干部问题处理上慎之又慎。

  1948年,石养民跟随单位进驻河北省平山县,时任干部科副科长。当时,训练班的几名学员因历史问题未能查清,不能开展工作。石养民出于爱护人才的考虑,没有照例安排他们就地转业,而是将他们保留下来,一边设法查清他们的历史问题,一边鼓励他们为农民子弟开办小学,在实践中考验他们。这些学员工作非常努力,问题逐步查清后由组织重新分配了工作,并逐渐成长为单位骨干。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上世纪70年代,石养民调任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政委,负责招生工作。他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不徇私情,大家都说:“石副政委办事公道,让人服气。”

△石养民1949年留影。

  “作为老红军,只有为党争光的义务”

  “我是党员,党员要守好党规,就要从立好家规开始。”家风连着党风,石养民立下的家规,是“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上世纪50年代,石养民家中上有3位老人,下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日常生活,常常捉襟见肘。石养民所在的干部处负责干部家庭困难补助费的申领,但他从来没有向组织伸手,“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作为一名老党员,公家的便宜一点都不能占。”

  石养民担任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政委时,外甥从老家农村找来,想让他帮忙找一份工作。一位朋友得知后表示可以先安排他的外甥干临时工,以后再安排转正,却被石养民拒绝。石养民说,凭他的职务、资历,开口给子女或亲戚安排当兵、找份工作或许看起来是人之常情,可想一想,“党是纯洁纯粹的、神圣伟大的,作为老红军,只有为党争光的义务,没有给党抹黑的权利,自己就开不了那个口”。

  “官去身未轻,党员责任重”。离休后,石养民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辜负信任,一定要多为群众谋福利。得知保姆家的孩子上不起学,石养民捐资助学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学院一名职工家境困难,妻子身患重病,他主动帮助联系医院,让职工妻子得到及时救治。小儿子送来一根价值不菲的拐杖,石养民外出散步时看见一名老人行动不便,当场就把拐杖送人……有时候,石养民的“大方”让子女们不理解,他却说:“我是苦孩子出身,知道吃不饱、穿不暖是什么滋味。每当看到群众有困难,就忍不住想帮一把。”

  “我们主张给子女们留下一片广田沃野,让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开拓,去耕耘,去拼搏,书写自己的人生。”这是石养民和妻子的教育观。他的子女们都从平凡岗位干起,有的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有的成长为医院的主任医师,前行的每一步都谨遵父亲的教诲——

  “不要求你们官当多大,只要求你们每个人都学好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党和国家服务。”(刘汝山 董坤)

△石养民书法作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01岁老红军石养民——一腔热血 两袖清风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