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更始的疆域简介

更始的疆域简介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6
0

更始政权(23年3月—25年10月)是中国历史上承新朝下启东汉的过渡政权。

新末天下揭竿而起,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刘玄在南阳淯水之滨被拥立为帝,复国号汉,定都宛城。名义上恢复了汉朝统治,光复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

更始二年(24年)二月,迁都长安后,朝政日益腐败,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逃出长安,十月被迫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

领土范围

更始元年至二年(23年-24年)之间所控地区相当于故西汉之冀、衮、青、徐、豫、幽、并、凉、荆、司隶、朔方、交趾等刺史部所辖之全部郡国及益州刺史部之武都、汉中,扬州刺史部之六安、九江、豫章、丹阳、会稽等郡,占据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其声势之浩大,已基本上具备了一个统一王朝的规模,远非偏居一隅的公孙述、李宪等割据政权之可比。

然而,更始政权对其势力范围的控制并不像真正一统王朝那样行之有效。其间接控制地区自不待言,即使是在其直接控制地区之内,其统治也较为松散。更始元年末冀州王朗起兵,自称天子,即为一例。这恰好说明了地域性政权之势力范围缺乏稳定性的特点,与封建统一王朝的疆域政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始二年(24年)以后,“长安政乱,四方皆叛”,大大小小的地域性政权相继出现,彼此纷争抗衡,其各自之势力范围亦随之不断盈缩。

行政区划

新朝灭亡后,天下复有承袭西汉末年一百零六郡国之局面,更始政权对此应当无所更动。更始政权则对王莽时期的州区划做了一些变动。

王莽在平帝时曾“正十二州名分界”,将朔方撤去,据扬雄《十二州箴》十二州名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雍州、幽州、并州,并将过去的“郊止”改为“交州”,共十二州,而无“朔方之州 或“朔州”,也无“凉州”之名。但据《后汉书·郑兴传》记载,更始政权则有“朔方”和“凉州”之名。

更始政权已知可考的州牧刺史:司隶校尉刘秀、徐州牧力子都、幽州牧苗曾、交阯牧邓让、冀州牧庞萌、凉州剌史郑兴、益州刺史张忠。

更始政权直接控制的七十九郡国: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弘农郡、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沛郡、淮阳国、鲁郡、东郡、济阴郡、山阳郡、陈留郡、东平郡、平原郡、千乘郡、临淮郡、东海郡、泗水郡、楚郡、广陵郡、魏郡、常山郡、巨鹿郡、信都郡、真定国、中山郡、河间郡、广平郡、清河郡、渤海郡、涿郡、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西河郡、上郡、五原郡、北地郡、朔方郡、汉中国、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国、苍梧郡、交阯郡、南海郡、郁林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豫章郡、丹阳郡、会稽郡、六安郡、九江郡、广德郡、广宗郡、广世郡。

更始政权间接控制的十九郡:泰山郡、城阳郡、济南郡、齐郡、北海郡、高密郡、胶东郡、淄川郡、东莱郡、琅琊郡,此十郡为张步所据。安定郡、泰山郡、陇西郡、武威郡、金城郡、张掖郡、酒泉郡、武都郡、敦煌郡,此九郡为隗嚣所据。

更始政权未控制的八郡:庐江郡,此郡为李宪所据。蜀郡、广汉郡、巴郡、越巂郡、犍为郡,此五郡为公孙述所据。牂牁郡、益州郡,此二郡为据郡自保之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更始的疆域简介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