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战时中国 > 抗日战争时期迁黔工厂达百余家

抗日战争时期迁黔工厂达百余家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保存经济实力以适应军事和民用的急需,大批工厂历尽艰辛、辗转迁徙,迁到了西南和西北的战略后方。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战爆发到抗战结束,迁移到贵州的工厂约有110家左右,为我省工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省内旧有的经济格局,振兴了地方工业。

  在迁黔工业中,大致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武汉、桂林、广州失守以前迁黔的,主要有民营化学工业社、中国煤气机厂和遵义锰厂,影响较小。二是1938年12月武汉、广州等地沦陷后,大批工厂西迁,主要有西南印刷厂、德兴机器厂、一中烟厂等近百家。这部分以民营工厂居多,构成了整个迁黔工业的主体。三是从海外迁来的,企业虽不多,但影响甚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士气。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滇缅公路运输受阻,汽车轮胎不易输入,严重影响大后方的交通运输。著名缅甸爱国华侨庄怡生将他的工厂移到贵阳,取名为“贵阳中南橡胶厂”,以翻造汽车轮胎为主,缓解了当时大西南汽车配件奇缺的境况。

  短短的几年内,是什么原因促使一百多家工厂迁到贵州?贵阳历史经济学家分析认为,这是为适应战时建立战略大后方的需要,以长期抵御日本侵华。同时,抗战前贵州工业稀少,基础薄弱,与地方民营企业竞争不大。加上战争爆发后人口骤增、市场广阔,处于安全有保障的大后方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大量民族工业入黔。

  短短的七年,成为解放前贵州工业建设史上的“极盛时期”。大批迁黔工业主要以轻工、化工为主,有官办和民营两种,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虽然比例小,但资本雄厚、设备先进。这些企业给贵州工业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熟练的工人,还有数以百计的工程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几乎全是手工业的状况,加快了贵州工业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大部分迁黔厂集中于贵阳市,对我市工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迁黔工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然受到一定时期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在不稳定、脆弱和暂时性。1945年秋抗战结束,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又如退潮般地涌出了贵州。特别是贵州原有民营工业,最终仍未逃脱迅速膨胀的官僚资本势力的吞噬。这一历史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工业是没有出路的。

  本报记者 刘辉/整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日战争时期迁黔工厂达百余家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