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战时中国 > 抗战中的遵义 15万遵义儿女奔赴前线抗日

抗战中的遵义 15万遵义儿女奔赴前线抗日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也许有人会问,抗战时期,遵义并未沦陷,不是敌占区,为何我们遵义人还这么积极?当时遵义人除了节衣缩食支援抗战,支持内迁机构,接纳流亡同胞,还有15万遵义儿女奔赴战场,牺牲的有姓名的遵义人有1400多人,无名无姓的不胜枚举。遵义,究竟在抗日战争期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多大作用?让我们随着遵义文化名人曾祥铣老人一起翻开那段历史。

   120年前抗日意识彰显遵义举人签名“公车上书”

   “娃娃乖乖睡,明天起来学排队,排队到南京,打走日本兵。”年近80岁的曾祥铣老人,儿时母亲哄他入睡的歌谣,现在都还会哼唱。作为遵义市的文化名人,遵义百科全书编辑部常务副主任、历史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钻研历史文化几十年的曾祥铣,是对遵义当年那段抗日战争历史,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被中国人铭记。然而,早在1895年,杨兆麟等15名遵义举人,便参加了“公车上书”(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名,表明抗日决心。曾老告诉记者:“这说明早在120年以前,遵义人就已彰显出了抗日意识。”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在影片《建党伟业》中,有这样一个画面,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一晚,十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这时,北京大学法科系学生谢绍敏咬破手指血书下了“还我青岛”四个大字。这个人物并非虚构,谢绍敏就是遵义赤水葫芦垴人氏。当时,在北京、天津读书的所有遵义人,都参与了此次运动,并且遵义还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三罢”(即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地区,特别是当时的最高学府遵义三中,全部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五四运动。

   战争一触即发遵义开展抗日宣传

   “遵义人的抗战热血是沸腾的。”曾老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遵义便掀起抗日救国宣传,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整整14年之久。

   1933年,共产党人于振邦从北平返回遵义,在遵义三中的学生中组织读书会,专门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马列主义。1934年,遵义女子中学的李小霞和遵义三中的何恩余,联手组织了“反日反帝大同盟”,红军来遵后,“反日反帝大同盟”变身为“红军之友社”。

   “1935年红军进入遵义城后,无论干人(穷人)还是富人都非常欢迎红军的到来,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红军来后,不仅在遵义城内宣传革命道理,还高喊“北上抗日”的口号!曾老表示,当时遵义人很多都有抗日意识,而且非常支持红军,所以当年有四五万遵义人随红军离开,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青年人。

   1937年,抗战爆发,抗日救亡宣传更加深入。“1937年以前,抗日救亡宣传主要集中在城镇,1937年后,深入到了各个县乡镇。重点宣传对象就是学校,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抗日宣传的队伍。”说起那时遵义的抗日宣传,曾老又给记者道出更多珍贵的历史。

   当时在遵义,抗日宣传主要有话剧演出、抗日歌曲演唱及创作。1944年,著名戏剧家田汉、熊佛西等进步文化界人士,先在贵阳成立了“西南文化垦殖团”,后来到遵义,与遵义的文化名人和内迁院校师生,以多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把话剧演出、文艺研讨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遵义办报、举行画展等活动,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地知名文人的陈福桐,当时创作的《抗日先锋队队歌》、《保卫大武汉》等歌曲,唱到了全国。”曾老说。

   15万遵义人奔赴前线敌后抗日功不可没

   过去终将会成为历史,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忘记历史。1937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遵义成为抗日后方重镇。

   由于遵义物资丰富,当时所有内迁机构的吃穿用品均由遵义提供。“作为支援前线的专用粮仓,黔北粮仓就成立在遵义。老百姓们勒紧裤腰带,把吃的用的都送到了前线,支持抗战。”可能很多遵义人不知道现在红花岗区大兴路因何命名,1941年,遵义为了支援前线抗战用粮,建造了大兴面粉厂,后来旧城改造面粉厂所在的那条路就取名为大兴路。1938年,迁到遵义以制造中国式步枪、捷克式机枪为主的军政部兵工署第四十一工厂,1941年,迁到遵义四面山制作军用防毒面具的兵工署

   第四十二工厂等,都纷纷为抗战效力。

   1944年,遵义县城办了一个难民所,虽然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但接纳的难民人次超过4万,且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亡同胞。

   “抗战期间共有15万遵义人冲上前线,这其中分为5类人。”曾老向记者详细介绍道,第一类黔军,是周西成带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国民党当时有六个师的师长都是遵义人,士兵大部分都为贵州人,他们参与抗战各大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等;第二类则是自愿参与国民革命军的青年学生,1938年,遵义有近300人参军;第三和第四类是加入共产党的遵义人,即参加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第五类指由遵义地下党送往延安参战的30人。

   战争早已远去,但当年那些事,那些浮沉在历史长河中的面孔,不能遗忘。作为遵义人,对那段激烈壮怀的历史更不能忘却。即日起,本报将推出遵义抗战老兵系列报道,我们将随健在的抗战老兵,一起追忆那些弥足珍贵的抗战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战中的遵义 15万遵义儿女奔赴前线抗日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