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虽以清王朝的惨败告终,但从海战到陆战,许多英烈的名字让人永远记取。
其中,山东籍陆军将领宋庆“短衣帕首,奔驰于冰雪中”,指挥着大仗和硬仗……
在甲午战争的陆战中,有许多惨烈的战役,涌现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像徐邦道奋战金州、旅顺,马玉良鏖战平壤城南船桥里,聂士成坚守摩天岭、袭取连山关,依克唐阿辽阳运动战连连歼敌等,都取得了极佳的战绩。特别是“白发将军”宋庆指挥了辽东的几次大仗、硬仗,亲临前敌,身先士卒,部下为之感奋,敌人为之丧胆。
治军:“诸军之冠”
宋庆(1820—1902年),字祝三,山东蓬莱泊子宋家庄人,自幼家贫,早年落魄,弃学而耕,时而为贾,终不得志。1854年,年已34岁的宋庆闻同乡宫国勋在安徽亳州做州官,便前去投奔为奴。宫国勋见他为人老成,又有壮志,命他统带练勇,遂积功至花翎游击。1860年晋升总兵,赐毅勇巴图鲁勇号。1867年赏穿黄马甲,换格洪额巴图鲁勇号。翌年旨授湖南提督,后又改授四川提督,加尚书衔。1882年清政府决定加强海防,命宋庆率其毅军驻扎旅顺口。此后,宋庆驻扎旅顺口12年,为巩固渤海海防、训练士卒、修建工事竭尽心力,当时旅顺口的陆路炮台多为宋庆部所修筑,时人认为宋庆毅军为“诸军之冠”。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抽调宋庆毅军4营,由分统总兵马玉昆带领赴援平壤。9月间,清廷降旨,派宋庆帮办北洋军务,带所部各营驻扎九连城,一则加强鸭绿江防线,一则为平壤诸军后援。10月1日,清廷命除依克唐阿一军外,所有派赴朝鲜各军及奉省派往东边各营,均归宋庆节制。宋庆奉命督师之时已是74岁高龄,他对部属说:“此行若不能奏功,一死殉国而已!”他受命于国家危急之秋,明知前途险恶,难期必胜,却毅然不顾。
抗敌:“骁武绝群”
1894年9月15日,清朝陆军在平壤战败,17日海军又在黄海大战中失利,东北边境遂告危急。10月24日晚,日军在九连城江面乘黑夜偷架浮桥两座,终夜而成。25日凌晨,日军以炮兵掩护陆军渡河,全力进攻虎山清军阵地。宋庆部下顽强抵抗,日军三次强攻都被打退。双方相持之时,日军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见大事不好,即调第十旅团渡江支援,并加强炮兵力量。在宋庆部下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死伤149人。但由于兵力悬殊,虎山终被日军攻占。宋庆率军退至凤凰城,身为主帅,他主动承担责任:“此役惟庆一身耽过,甘受国法。我年已垂八旬,余生不足惜,今也枕凤凰城死而已!”声泪俱下,言辞感人。然而,凤凰城无险可守,宋庆便“择要扼守”,退至摩天岭设防。这样,宋庆所部与依克唐阿军相互配合,终于粉碎了日军夺取摩天岭以打开辽阳通道的计划,赢得了摩天岭保卫战的胜利。
1894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海城,宋庆以海城西30里的感王寨为据点,与北部诸军协力规复海城。19日上午日军倾巢而出,双方发生激战。宋庆所部坚决抵抗,弹丸雨注,使日军死伤惨重。日本随军记者报道说:“若干敌军大胆地出现于炮兵的左前方,他们甚至不再凭借清军善于使用的障碍,而挺着身子前进,向我猛烈射击。这真是清军从未有过的勇敢行为!”战斗一直持续到日落,宋庆所部共毙伤敌人400余。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因冻而死伤的日军。据日方自供:“部队自清晨在积雪中行动,迄于夜间,一直奔走于道路上,因而有冻死者,其人数惊人。”
1895年2月24日,宋庆所部在大平山与日军激战。上午8时许,日军用大炮轰击,宋庆所部坚守阵地,寸土不失,日军连连进攻均被打退,日军将预备队也投入战斗,从四面将宋庆所部包围,并展开猛攻。宋庆和部将马玉昆坚持不退,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战斗一直进行到晚上,宋庆所部以孤军苦战10个小时,宋庆亲自驰骋于冰雪之间,来往指挥,炮弹使战马惊厥,倾跌伤腰,换坐骑再战。马玉昆率亲兵百人两次冲锋,仅剩20余人,战马三易,均被炮毙。此战共毙伤日军334人。日军炮兵伤亡也很大,日方承认:“这是征清以来最大的炮战,因而伤亡可能是最多的一次。”当日,天降大雪,日军因冻伤亡人数更为惊人,达到整个师团人数的三分之一,不下两三千人。宋庆所部英勇搏战艰苦卓绝,连日方也感叹其“骁武绝群”。
宋庆指挥的田庄台保卫战是甲午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陆战。1895年3月9日,日军为夺取田庄台,投入了三个师团的兵力,集中了90余门大炮,向宋庆所部进攻,“万条闪电从辽河两岸腾起,千百声霹雳在硝烟下轰鸣,乾坤一时为之震动。”在敌人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宋庆所部或在民房墙壁上挖枪眼,或登上河滩旁的木船,或利用成堆的木材隐蔽,以连发枪还击敌人。在敌人从三面突入街市后,宋庆来往指挥,决不后退,其坐骑中弹倒毙,易马督战,军皆思奋,呐喊声动天地,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大量杀伤敌人。日军司令在惨重伤亡面前下令将田庄台所有房屋烧毁,霎时间火焰四起,黑烟笼罩整个街市。大火一直烧了一夜,至10日早晨,这座几千户居民的繁华都市已经变成一片焦土。日军纵火时,宋庆下令部队迅速转移,而未及撤退的近2000兵士和当地居民大都葬身火海。
报国:“血诚忠勇”
宋庆是在清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参战的,他说:“庆以本部残卒数千,无坚甲利器,无策应援救,大战七次,而感王寨、大平山、田庄台三战尤力。”确实,甲午战争期间的几次陆地大仗、硬仗都是宋庆指挥的,虽然败多胜少,但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使敌人对宋庆所部颇有畏惧之心。同时,宋庆所部越战越强,队伍迅速壮大,从原来的8营扩大到39营。特别是白发老将每战必身先士卒,短衣帕首,奔驰于冰雪中,与士兵同甘共苦,每在战斗的危急时刻,他振臂一呼,伤者跃起,疲者奋进,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因此,敌人也不得不称许宋庆部队:“不愧为闻名的白发将军宋庆的部下,不轻露屈挠之色。” 田庄台之战后,宋庆与诸将商议整军再战,而朝廷已决定与敌议和了。宋庆反对议和,他分析说:“兵非久练,不足深恃。今日之急,尤在科简军实,去腐留精,尝胆卧薪,实事求是。”他表示:“庆一介武夫,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对此,清廷概不采纳,革去宋庆职务,命其回旅顺防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廷又命宋庆帮办北洋军务。翌年,宋庆留守于山西、河南,入冬后始移军直隶通州。1902年,82岁的宋庆病逝于军中。
宋庆在甲午战争中虽未死于战事,但身临前敌,屡创强虏,为日人所畏忌。对于他在甲午战争中的战绩,时人评价说:“一时毅军之名,几出湘、淮诸军右,即东西洋之善战者,亦服公之血诚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