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玄清(1497—1569)明朝青州府寿光县人。又名祖孙。号海岳山人。《玄门必读》载: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师事李显陀。后游铁查山云光洞,遇真人通源子授以五行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官,隐居苦炼二十余年,道法大进。后遇张斗篷真人,共谈修真口诀,遂豁然贯通。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京师白云观坐钵堂。时值京师大旱,玄清求雨有效,赐封“护国天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玄清本龙门派四代孙,后别立法派曰“金山派”,又因其在崂山修真,亦名“崂山派”。隆庆三年(1569)六月逝世。享年七十三。
据清人梁教无《玄门必读》载:孙玄清字金山,号海岳山人,青州府寿光县人。《即墨县志》、《山东通志·艺术传》均载。《民国·寿光县志·人物志·方技》载:“孙玄清,号紫阳,本瞽(盲)僧。嘉靖(明世宗年号)间至即墨崂山明霞洞弃释就道。修养20余年目复明,赴北京白云观,著《皇经始末玄奥》、《注灵宝秘诀》诸编。”该志《艺文志》载:孙玄清著有《注灵宝秘诀》、《玉皇心印经》、《上清净经》、《皇经始末玄奥》。《即墨县志》所记略同。
孙玄清(1517——1569年),著名崂山道士,全真龙门派第4代弟子。系今寿光市化龙镇埠西一村人,俗名超然。据谱载,是埠西孙氏始祖讳祥的五世孙,父讳钧,行四。玄清性孤傲,天资聪敏。9岁时父母早丧。因悲痛双目失明,不愿寄养于众伯父,而去铁佛寺为僧,取玄清为号。后来听说崂山道士徐复阳修行20年后复明,于是来到崂山明霞洞,弃释从道,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查山云光洞,遇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于此苦炼二十余年。传说时遇著名的风尘侠道张三丰,对他进行传授与点拨。经过长时间的刻苦修行,孙玄清终于双目复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京师白云观坐钵修炼,祈雨有验。世宗敕封他为“护国天师府左赞、金山子海岳真人”,令他“掌管真人府事”。孙玄清由此开创了全真道教龙门派下的一个支派——金山派,崂山明霞洞也因此成为金山派的祖庭。孙玄清是明嘉靖全真道士中最显贵者,《全真须知》中列有金山派派目。
孙玄清开创了全真龙门派下的一个新支派——金山派,崂山明霞洞因此成为金山派的祖庭。作为金山派的开山祖师,孙玄清于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飞升。遗著有《释门卷宗》。可以说,孙玄清是明嘉靖年间全真道士中最为显贵者;而金山派也是较早融摄斋醮祈禳等正一符箓法术的全真龙门道派。目前山东崂山、泰山和辽宁千山等地的道教宫观多属于金山派。
明霞洞始建于元代,名“斗母宫”。自元代至明代曾有不少的道教名人在此清修,他们是邱处机、郝太古、孙不二、张三丰、孙玄清等,其中以张三丰在此修炼的时间为最久。明隆庆年间,孙玄清主持对洞右全真道金山派道院进行扩建,占地2000多平方米,房屋32间,建三清殿一座,为砖木结构。在明霞洞洞石上刻有《孙紫阳疏》,叙述了他修行始末。道院藏有《五老图》长卷,卷上绘着孙玄清以下5人的画像。
孙玄清在上清宫和明霞洞共修行50余年,“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以计数”。他创立了道教全真金山派,并以明霞洞为金山派的祖庭。明霞洞左侧镌刻有《孙真人紫阳疏》成篇石刻,又称《海岳修真记》,该刻石占明霞洞巨石之大半,字尚可扪读,疏中述孙玄清事迹甚详。又据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崂山道士王生本在白云洞立有白云洞历代碑,内述其金山派祖师海岳山人之功果,惜碑文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