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是中国 民间传说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 里为陕西省秦岭中段终南山户县钟馗故里欢乐谷下),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 ;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 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 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 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皇用状元官职殡葬。传 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这时,大鬼捉住 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 终南山(现钟馗故里欢乐谷)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 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很快病愈,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 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佑平安。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 ,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 得馗)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的名句。民间流 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来自《唐·逸史》记载的一则故事: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 华还宫。上不悦,因虐疾作,昼梦一小鬼,衣绛,犊鼻,跌(按:应为“跛”字 )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一筠扇,窃太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 。小鬼奏曰:臣乃虚耗也。上曰: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虚者,望空虚中 ,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俄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 系角带,革及朝靴,径捉小鬼,先夸其目,然后劈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曰:臣 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言讫,梦觉,疾顿廖。乃诏画工吴道子曰:试与 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成图进呈。上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 赐与百金。此图因画的是钟馗捉拿邪鬼的形象,使人认为含有趋疾避凶之意,故多喜之,逢 年过节经常购买,挂于家中。
其实,钟馗也许并非是人的名字,而是一种菌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锺馗》》:“《尔雅》云:‘钟馗 ,菌名也。’《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 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 钟馗 。好事者因作 钟馗 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 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钟馗也许源于仲葵,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属于一种椎 形菌类。椎本是一种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作武器用,也许,有人便借用其谐音,编出一个手 执椎形仲葵打鬼的钟馗。因故事讲的是专门捉拿凶邪恶鬼,很符合人们的心理,故受到欢迎 。这样,也许菌类仲葵便变成;了打鬼的钟馗,一个植物的名字也就变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 了。
民间悬挂钟馗图,原来都在除夕,然而如今,却是在端午节画钟馗,或赠人 、或自挂。这种改变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那年因瘟疫死了不少人,在无可奈何的 情况下,只好将钟馗请出来施威捉鬼,此后逐年相沿成俗。
岁月悠悠,钟馗这个 “驱魔大神”绵延至今,经久不衰。启功先生的《题钟馗骑驴小景》,写得风趣 而富有时代感。漫画家方成画过一幅钟馗图:钟馗靴帽整齐,双手袖于袍内,以石为枕,卧 眠于地,并题五言诗道:“春眠不觉晓,鼾声惊飞鸟。人间鬼太多,钟馗累坏了 ”。讽喻极为深邃。《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终南山(陕西秦 岭中段终南山阿姑泉)的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 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 场上遭受歧视。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这位唐明皇偏 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 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见 于宋朝博物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与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那 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 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 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 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 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北宋以来,几 乎所有的钟馗故事都与此相类似。那么这个流传了近千年的故事有多大真实性呢?先来看钟 馗其人。
我们参阅了唐代的历史文献,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献中都没有找到钟馗 这个人名。关于类似的考场冤案也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
唐代有关唐明皇李隆基 的奇闻轶事多有记载。可是也没有发现钟馗梦中显灵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考 察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试考试。因为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 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
如此说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 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但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处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 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
《全唐诗》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名为《谢赐钟馗 及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诗中说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和 历日表。后来的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作为神钟馗 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张挂钟馗神像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年俗。
这或许就 是宋朝以后人们虚构钟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时钟馗也是名声显赫一如唐朝,可是人们无 法解释他的来历。而从流传下来的诗和钟馗画像来判断,早在唐明皇时这种风俗就已经兴起 。于是人们引入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唐明皇,并虚构钟馗读书人身份和冤死后显灵成神的故 事,来解释钟馗的来历。
那么唐明皇赐给大臣的又是怎样的钟馗神像?为什么宋 朝人据此判定钟馗的读书人身份?我们能否从那幅神像中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呢?
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 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经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王宽喜先生组织专家在终南 山钟馗故里查访考证,画圣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古碑于2009年5月5日在户县祖庵镇道教 祖庭“大重阳万寿宫”中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级文物)。北宋鉴 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 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 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所谓“衣蓝 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 ”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 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 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看来从早期画像里,还是无法找到 钟馗真实来历的蛛丝马迹。
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间社会 中的钟馗形象。
要想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还要把目光转向民间。然而在唐朝的 史籍文献中,对于民间钟馗形象的记载却是一片空白。
1900年,敦煌。一位王姓 道长偶然发现在唐代写本经文当中,有一篇提到钟馗。篇名为《除夕锺馗驱傩文》。文章大 意说:在一种叫做傩的仪式中,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带领十万丛林 怪兽,四处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
看来在唐代民间还有另一种钟馗,与上层 社会流行的书生形象大异其趣。所谓的傩,到底是怎样一种仪式,钟馗又在其中担当何种角 色?他的起源是否与这种仪式紧密相关呢?
翻开《新唐书》我们可以读到有关傩 的记载。《新唐书·仪礼志》中详细记述了一次皇宫里举行的傩仪式。从《仪礼志》 中记载来看,虽然仪式的名字都称为傩,但宫中的傩和敦煌《钟馗驱傩文》里的傩还是有着 显见的差别。首先是规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国家典礼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并非敦煌 驱傩文里的钟馗。
为什么同是唐代的傩,却有着如此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唐代, 的确存在着两种傩;一种是官方主持的傩称为宫廷傩或国傩,另一种流行于民间,称为乡傩 。
这种差别不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敦煌出土 的《钟馗驱傩文》是最早钟馗出现在傩仪式中的记载,从唐代以后一些风俗志和诗歌里的片 断文字描述来看,也只有在乡傩中才能见到钟馗的身影。
幸运的是,这种古老的 乡傩仪式,现在还能看到。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村,以傩舞远近闻名。村民们认为他们的祖 先是唐朝时迁居到这里的中原人。傩舞也就是那时从中原带来,祖祖辈辈一直传到今天。
傩舞里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由于他频繁出场,又是场上绝对的主角,所以有时候 人们也直接称傩舞为跳钟馗。与唐朝的傩仪式稍有不同,这里的钟馗已不是身着豹皮,而是 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也简化成四员副将。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并没有变,仍 旧是捉鬼。
一旦仪式开始,傩舞艺人就立即采用这样的步法。而这步法透露钟馗 的真实身份。这步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称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一千七 百年前,晋朝的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这种步法。传说大禹在治水时两腿受伤, 行走时只能碎步向前挪移。但人们感激他治水的恩德,并不视之为缺陷,反而因其与众不同 而视为神圣的证据。
那么钟馗采用这种步法的由来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 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氏族首领又往往身兼巫师的职务。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仪式,也因为 这种特殊步法而显得与众不同。后世的巫师沿袭了这种步法,既为了纪念大禹,也为了增加 仪式的神秘性,就称其为禹步。
这种推测有没有道理呢?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的,那就是跳钟馗傩舞是古代巫术活动的一种,而且的确起源很早,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时 代还要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从早期岩画石刻和陶器上的图案来看,早在文明诞生之 始,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就已出现,而傩舞很可能也是那时相伴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