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史探索 > 古代皇帝真的想杀谁就杀谁吗

古代皇帝真的想杀谁就杀谁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昏君暴君确实想砍谁就砍谁,但是要承担身死国灭的后果。但如果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想杀人,也是要有规矩的。

当然,如果做个暴君、昏君,可以任性的说我就是规矩就是天,杀人全凭高兴,但是要能够承受滥杀带来的后果。比如君主,这位独眼皇帝就是个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最后被堂弟给篡了位。

苻生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亦杀之。因此,朝中人人自危。

古代正常的处理死囚的程序,都是要先经过各级司法部门审讯定罪,再层层上报到皇帝处。时,就有亲自审核死刑犯的记录。时,出现了死刑复核的萌芽。所谓死刑复核,就是指已经定了死刑的,临刑前由皇帝再一次审核,但这只限于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死刑复核形成制度确定下来,是始于北魏;三复奏是在;唐太宗时期变成地方案件三复奏,京师案件五复奏,但有“恶逆”者,一复奏就可执行;到明清,一般分为斩立决和秋后处决。电视剧中像包公现场审案现场开斩的情景,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两种死刑都要经过中央司法机关和皇帝的审核批准。对于立决的死刑案件,一般先经审定,都察院参核,送审允,而后三法司会奏皇帝最后核准。对于秋后处决的死刑案件,建立了朝审制度加以审核。朝审是天顺二年下诏,三年开始实行,且从此“永为定例”,“每岁霜降后”进行,“历朝遵行”,所以史称“朝审始于天顺三年”。

所以,正常的天下,皇帝对于生杀是很慎重的。连死囚都怕枉杀,更别说想杀谁就杀谁了。当然,不排除“冒犯龙颜”被一刀咔嚓的。明朝前,有跟皇权平衡的相权在,皇帝还要多考虑考虑大臣们的意见和想法,杀一人会否有损国家安定和权力的制衡;是否会给自己落下“”的名声,毕竟每个皇帝都想青史留名。

明朝废除臣相以后,明中后期却慢慢确立了制度性的约束,就更不能任性了。就连制造“洪武四大案”的,杀了十万人之巨,也是一个一个的找理由,用“事实案件”来定罪杀人的,而不是直接动手。只有皇帝自己先遵守“规矩”,底下人才会有样学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古代皇帝真的想杀谁就杀谁吗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