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故事 > 民间故事 > 唐三彩名称由来的传说

唐三彩名称由来的传说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7
0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

关于唐三彩烧造的起源和名称的来源,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今天的河南巩县一带,曾经有一位青年,陶器烧得特好,所以当地人都把他叫作陶哥儿,真正的名字反倒被渐渐遗忘了。陶哥儿一心扑在烧陶工艺上,总希望能烧出色彩美丽的陶器,做了无数次的实验,都一直没有成功。

有一天,陶哥儿到附近山脚下的玉龙湖畔挖陶土,刚到湖边,就看见一位老汉正同一条巨蟒在搏斗。巨蟒体长身粗,已缠在老汉身上,而老汉年老体衰,早已是气喘吁吁,眼看不支,陶哥儿见此情景,奋不顾身扑了上去,将巨蟒打死,从蛇口中将老汉救出。一问,得知老汉是一位采药人,正准备入山采药,不意这条巨蟒突然窜了出来,将自己缠住。若非陶哥儿及时赶到,此时恐已成了巨蛇腹中之食了。老汉见陶哥儿人长得机伶,心肠又好,得知陶哥儿还未婚娶,便将自己的女儿三彩姑娘嫁给了他。

三彩姑娘人美心巧,过门后就帮着陶哥儿烧制彩陶。她将山上来的药草配到釉料里面,结果成功地烧造出了色泽艳丽绚烂的彩釉。这种彩釉陶器受到了周围人们的喜爱,大家知道这种漂亮的釉陶器是三彩姑娘帮助陶哥儿烧成的,于是就把它取名为“三彩器”。随着喜欢“三彩器”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名声远播四方,最后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结果皇帝见到这种五彩斑斓的釉陶器之后,也非常喜欢,下令将“三彩器”作为宫廷用器。“三彩器”从此身价倍增。

传说故事只是人们的美好想法,其实都是有真正的缘由的。唐三彩是陶器,专业名字是“低温铅釉陶”。所谓“低温”,是指它的烧造温瓷器,它是瓷土为胎,加上釉药在800~1100C的温度中烧成,胎体未呈瓷化。所谓“铅釉”,是指在它的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用以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同时还可以增加釉面的光洁度,使色泽更加艳丽。唐三彩不像其它陶瓷器那样使用单一的釉料,而是以铜、铁铅等多种金属颜料混合配成,所以烧成以后,便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有绿、黄、蓝、白、紫、褐等,其中以黄、绿、自为主,所以被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次,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黄、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唐三彩名称由来的传说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