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佚名,纸本,纵26.3、横253.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王羲之后裔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王氏一门二十八人法书真迹,武则天命弘文馆用勾填法摹之以留内府,并令中书舍人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叙》以纪其事。王方庆所献原迹无传,现仅存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等七人法书摹本十通。因署有“万岁通天”年款,又称《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墨迹早在北宋时期就不易获致,唐摹本日渐稀少。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摹王羲之一门书翰》 局部
 
  卷中有梁武帝时唐怀充、姚怀珍、满骞、徐僧权4人押署,唐人一并勾摹出。帖有宋岳珂题跋中记述本帖始末,又有元张雨,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钤有宋岳珂、元岳仲远、明华夏、项元汴诸家收藏印记。曾入清内府秘藏。《唐朝著书录》、《法书要录》、《广川书赋》、《式古堂书画汇考》及《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此卷在流传过程中,曾两次遭火劫,一次是明代无锡华氏真赏斋大火,一次是清乾隆年间清宫失火,犹存火烧痕迹。重装后次序有所变动,致无法通读,至今犹袭未变。

参考:
  辽宁省博物馆—藏品精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